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宋文豪 > 第190章 红杏尚书【求月票!】

第190章 红杏尚书【求月票!】(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两界:魔修误入领主世界 射雕:从被逐出桃花岛开始 神峰 关于曹操重生成皇叔的那些事 斗罗:龙王之神明哀歌 芙莉莲:开局支配阿乌拉 女侠,听我解释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 佣兵战纪

陆北顾听了这个名字,眼前一黑。

他总算明白,为什么这种白吃白喝的好事,能轮到他们两个路过士子头上了。

王逵,字仲达,真宗天禧三年进士,初为广济军司理参军,后以秘书省校书郎改知万年县。

从仁宗朝,他历知处州、福州、虔州、池州、扬州、洪州诸州,在庆历新政失败之后开始官运亨通,先擢江南西路转运使,旋迁淮南转运使,大约是在去年,调任江陵知府兼荆湖北路兵马钤辖。

而王逵能够平步青云的秘密很简单,他是陈执中的“白手套”。

作为捞钱小能手,王逵被派到江南西路和淮南这种肥的流油的地方,就是负责捞钱填补国库窟窿的,在这方面,王逵干的极其出色,因此不光是宰执们,就连仁宗对他也非常满意。

但王逵一视同仁地压榨商贾、农人甚至是地主士大夫的做法,很快引起了强烈的反弹。

王逵在江南西路转运使任上,包拯就前后数次上疏弹劾,仁宗和宰执们对此默契地视而不见,只是让时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司李道宁处理,而位居转运使之下的提点刑狱司又怎么可能处理得了王逵呢?

实际上,这只是仁宗在敷衍包拯而已。

包拯不依不饶再次弹劾,仁宗也被搞得有点生气了。

不久之后,因为泸州乌蛮叛乱需要能臣处理,李道宁被调去当泸州知州了对,就是刘用前任的泸州知州,此前陆北顾曾经耳闻因平定乌蛮有功而升迁的那位。

而李道宁调走之后,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司事务,仁宗干脆让王逵兼管。

自己查自己,这能查出来问题就有鬼了。

后来包拯就跟王逵杠上了,连续七次弹劾,力度一次比一次大,而因为王逵在淮南转运使任上搜刮钱财的力度太大,引起了更强烈的反弹,所以在包拯第七次弹劾的时候,仁宗把王逵调到了江陵府。

其中意味,自然是以保护居多。

这里面前后涉及到的庙堂争斗非常复杂,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楚。

但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王逵在士林中的名声非常差。

而小吏口中被宴请的“小宋学士”,根据陆北顾已知信息,不出意外的话自然就是那位风流成性的“红杏尚书”宋祁,此时应该是在入川赴任成都知府的路上,正好途径江陵府。

崔文璟听到“王逵”二字,脸色亦是微微一变。

这位王知府的大名,连同他那些令士林侧目的“政绩”,早已随着包拯的连番弹劾传遍天下。

他瞬间明白了小吏眼中那份“终于逮到人了”的庆幸从何而来——这分明是王知府名声太臭,本地稍有头脸的缙绅士子避之唯恐不及,而江陵又恰巧是交通要道,府衙干脆在这南来北往的码头“守株待兔”,专挑他们这种赴京赶考的外地举子充数!

“实在抱歉。”崔文璟强压下心中的忧虑,再次拱手,“我二人舟车劳顿,风尘仆仆,形容狼狈,恐有污知府清目,不若容我等”

“哎,无妨无妨!”

小吏仿佛没听出崔文璟话中的推脱,或者说根本不在意。

“王知府素来不拘小节,小宋学士更是名满天下的风流人物,岂会在意这些微末小节?况且宴席设在府衙后堂,并非大堂之上,二位只管安心前去便是。还是那句话,今晚吃住免费,明早便可离开,绝不耽误二位行程。请吧——”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穿书后恶毒女配竟被男主缠上了 七零之大佬娇妻甜又撩 世子,您五行缺我 王府小奶娘 凤回鸾 重生七零我有亿万物资 前妻难哄 她是星际第一包工头 末世女剑修 重回七六年之不当女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