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让赵佗回家(1/2)
第335章 让赵佗回家
衡在外面走了两年,将所见的玩具都带来了,其实衡是很喜爱妹妹的。
前两年,妹妹阴嫚在雍城成婚了,扶苏让人送了一些礼去。
去年公子高也成婚了。
今年,衡已有十九了,来年就二十及冠了。
扶苏才发觉自己来年四十岁了。
而自己与弟弟妹妹们相差十余岁,当妻子开始考虑衡的将来,弟弟妹妹也才成婚不久。
当皇帝五年了,这个国家好似没太大的变化。
父皇开拓时期,这个国家的发展很快。
而自己做为皇帝这几年,国家的发展反而有些停滞的迹象。
目前来看,这个国家的人口是越来越多了,赋税也一年比一年多了,一年比一年变得更好。
在治国有所欠缺的地方缝缝补补,对扶苏而言,这就足矣了。
陈平与衡带来的奏疏很重要,清晰地写明白了中原各地的境况,也是如今最全面,且最新的记录。
“父亲,下雪了。”
听到话语,扶苏搁下笔看向女儿。
她伸手指着窗外的大雪,又道:“这雪好大呀。”
扶苏又见妻子正走来,她抱起女儿道:“不要着凉了。”
外面的这场大雪让家中变得更安宁了,扶苏拿起一卷从敬业县而来的奏章。
叔孙通在其上所写,酱油刚做出来,但买的人并不多。
这说明,人们对此物的接受程度不高,因酿造耗费豆子。
这个结果扶苏是认可的,因如今这个时代粮食依旧稀缺。
并不能像后世那样,能够大规模的酿造。
但这都不重要,只要是酿造出来了,那就是好事。
扶苏也不在乎现在的人们会怎么使用,总之是造出来了,这就足够了。
新帝六年,关中依旧下着雪,有一队人从南方而来,带来了许多布绢与各种奇珍异宝,并且还有赵佗在南方任命的臣子,来到了关中。
这些奇珍异宝,有南方的短袖丝衣,金印宝器,以及各种青铜器具。
这些人代表赵佗,前来丞相府禀报近年来在南方的建树。
御史府接见了他们,此事由右相主持,陈平前来询问。
从当年南下说起,赵佗按照当初老丞相李斯的要求,命秦人将领守土。
并且,他们解释赵佗并没有在岭南建设宗庙,更没有称王的打算。
若赵佗要称王,必定要设宗庙立祖宗的。
再者,赵佗大将军心中一直记得当年皇帝的知遇之恩,还有老丞相的提拔之恩。
来人向御史府递上了一卷地图,那是一卷岭南屏障之图,并且建设了梅岭关与阳山关。
赵佗将军在南方铸造铁犁,垦田开荒使南方田地增三倍有余。
赵佗已娶越女为妻,并且允许秦军在南方安家,自都水长建设灵渠之后,赵佗大将军又在长年修缮。
右相听着这些话,没有当即回应。
陈平询问道:“皇帝自是信任赵佗大将军的,对外界的传闻自然是不在意的,诸位可安心。”
说着这些话时,陈平面带笑容,要多和善就有多和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