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从报纸得到捷报的兵部(1/2)
第236章 从报纸得到捷报的兵部
次日。
对于这份进一步加强通政司权力的奏疏,通政使杨思忠自然不敢怠慢,亲自送到了内阁中。
高拱对于这种改革自然是赞同。
苏泽在奏疏中的估算,如果能统筹全国的邮政驿递系统,一年可以节省下数十万两银子,执掌户部的张居正自然没理由反对。
唯一迟疑的是赵贞吉,他也赞同苏泽的奏疏,他早就觉得兵部的军驿效率低下,经常延误边关军情,早就该改革了。
可苏泽最近三番两次硬怼兵部,赵贞吉也怕兵部强力反弹。
但是最后,赵贞吉还是赞同了苏泽的奏疏。
三阁老票拟完毕,就在杨思忠抱着奏疏前往宫内的时候。
——
“号外号外!辽东大捷!”
“罪将李成梁,破古勒泰寨,斩首女真叛将王杲!”
李成梁上次犯错被杖责,但是皇帝还是让戴罪返回辽东。
等过完年后,李成梁就领着“家丁”,从辽阳城内出击,搜寻叛乱的女真首领王杲。
王杲是女真建州卫的首领。
辽东女真问题之始,就是建州卫内迁。
建州卫,原本是大明册封的归化女真部落。
永乐年,成祖建立建州三卫,招抚图们江流域的女真,允许这些女真朝贡贸易,扶植他们对付野女真。
但是随着大明的战略收缩,明廷要求建州卫内迁,但是又没能提供足够的土地,边军的腐败堕落,加剧了对立。
王杲原本是建州右卫指挥使,但是屡次叛乱,近些年来有整合女真的趋势。
这一次李成梁为了立功,没有再采用姑息的办法,而是亲自追击白山黑水间,亲手斩杀了王杲。
如果是前年,这样的消息也能让京师百姓庆祝一下。
但是经历过去年的连番大捷后,京师百姓对于辽东这场“小小的胜利”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毕竟京师百姓,也不关心边陲军镇的一场捷报。
可京师百姓不关心的事情,却在兵部掀起了波澜。
报童在京师大街小巷传播这个消息的时候,兵部的气氛压抑非常。
兵部尚书霍冀,沉着一张脸坐在上首,兵部侍郎曹邦辅拍着桌子,向负责军情递送的车驾司郎中窦慎问道:
“为什么我和霍尚书是在《新乐府报》上看到的辽东捷报,而不是车驾司的军情急递?”
窦慎汗流浃背,但是他又十分的委屈,他说道:
“曹大人,车驾司在辽东的军情是通过快马传递的,今年辽东陆地解冻晚,军情传递延误也是正常。”
“卑职也打探了,《新乐府报》是通过往来直沽和辽东的商船确认的捷报的,所以先一步刊登出捷报。”
曹邦辅更气了,他堂堂兵部侍郎,竟然是通过报纸知道了辽东捷报?
窦慎越是解释,曹邦辅越是觉得他无能。
辽东的军情递送专线,独立于通政司体系都搞了多少年了?
可结果是辽东军情还是经常延误。
以往有时候通政司的军情先到,兵部也还算能接受。
这下子好了,连民间报纸都不如了!
这时候还是霍冀开口,算是挽救了窦慎:“海输的路程要比陆地短,这也不全是车驾司的责任。”
曹邦辅停止发怒,霍冀说道:
“但是军情延误乃是大事,这次更显得兵部无能,前阵子通政司在沿海设置经历所,又在朝鲜和南洋设立通政署,很多军情都是通政司发给兵部的。”
这下子曹邦辅和一众官员都齐声说道:
“属下无能。”
霍冀挥挥手,作为兵部主官,他知道这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霍冀说道:“这事情还要请苏子霖来商议。”
听到苏泽名字,众人都像是吃了屎一样。
前阵子为了武监,和苏泽斗法,兵部一败涂地。
可现在兵部再丢脸,又要求助苏泽?——
就在苏泽坐在詹事府,等着系统发威的时候。
很快就听到手下通传,兵部车驾司郎中窦慎求见。
系统这次竟然这么快吗?
上书第二天,兵部就主动上门了?
苏泽还不知道辽东捷报的消息,于是让人将窦慎请进来。
兵部车驾司郎中窦慎,陪着笑脸站在苏泽面前,他心中万般不愿意,但是兵部两位主官都决定了让他来请苏泽,他也不得不来。
谁让这次军情递送慢了,是他车驾司的全责呢。
窦慎其实也暗暗庆幸,这一次辽东延误的是捷报,如果下次延误了军情,自己肯定要被治罪了。
窦慎陪笑着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然后说道:
“苏翰林,大司马和少司马,是为了辽东军情的事情,想请苏翰林过去想想办法。”
系统这么逆天的吗?连这个都能干预?
不对,李成梁击败王杲,这是原本就应该发生的事情。
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李成梁也平定了王杲的叛乱,但是王杲死后,大明和女真的对立加剧,明廷也没有抓住机会,最终解决女真问题。
不过目前来说,李成梁这次确实是大捷,在平定王杲叛乱后的十几年,女真也没有再进行大规模叛乱。
这场大捷,就算是没有系统也会发生。
系统干预的,可能只是兵部捷报递送这件事。
苏泽心中暗暗高兴,这下子反而是兵部来求自己了!
而前阵子武监之争,兵部也站在了皇帝和内阁的对立面上。
兵部军情还不如民间报纸的速度快,皇帝和内阁定然对兵部更不信任。
但是苏泽还装作勉为其难的样子说道:
“既然这样,苏某就去一趟兵部吧。”
听到苏泽答应下来,窦慎大喜过望,如果这一次请不来苏泽,他怕是要辞职请罪了。
——
兵部。
苏泽将整合成立通政邮递司,地方上设置通政经历所的构想,向兵部的官员说了一遍。
兵部大堂沉默了半天,还是曹邦辅首先问道:
“那这经历所归谁管辖?”
苏泽说道:
“当然是通政司了。”
曹邦辅皱眉,他回头看向兵部尚书霍冀,霍冀也皱着眉头。
苏泽说道:
“驿路体系归于通政司,但是所有军情都可以通过通政司的驿递体系传递,这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任何一个衙门,都不愿意放弃到手的权利。
苏泽又说道:
“兵部可以驻员经历所,保证军情的优先递送。经历所也可以搜罗军情,及时向朝廷汇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