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严苛的标准(2/2)
不过流通渠道主要还是靠供销社,洪中想拿货确实得付出心思。
这也是靠谱鲜生统一供种、供肥、供药重要的一环。
这次洪中来也是为了供肥供药的事,对友谊农资来说,这可是个超级大单。
房少华是特意从繁荣菜场赶来的,其早上与大岛攸见了一面,会参与后续对日出口的相关认证工作。
此时,方学林、房少华与合利农场的专职植保员何炎一起审查起了农场的质量标准体系实施情况。
等快四点时,一行人又戴着草帽,开着车到一、二、三场巡视、取样、督查。
从表象来看,近几个月的提升效果很明显。
用药用肥不仅更规范,而且有更为详细的记录,仓库的农药等物资管理也更为有序。
不过最终还是要以检测数据为最终结果,数据不达标,表面工作做得再好也没用。
陈家志也向易定干、郭满仓、魏良才、伍勇四人简要说了控制氯氰菊酯类农药使用的缘由。
方学林也对三个植保员做了交待,以确保该类药物农残能降到更低水平。
翌日早上,方学林等人先行赶往江心菜场。
陈家志跟着便又组织易定干和三个场长等主要管理人员开会。
核心议题仅一个:继续扩大叶菜种植规模。
现下季节,合利农场有2500亩叶菜基地,以及1500亩才收割完的稻田,稻田是准备用来种迟菜心的。
不过今年不用整地,可以提前种一批四九心或者是其它叶菜。
这可以弥补一部分货源。
但还要考虑明年,尤其是现在掌握了小日本想以氯氰菊酯农残为由针对中国叶菜出口的信息。
这对其余公司可能是灾难,对靠谱鲜生来说却可能是极佳的机会。
所以,后续货源自然多多益善。
易定干几人目前也知道了这个信息,虽说还有疑虑,但老板想干那就干。
“老板,出口基地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与农户合作?”
魏良才提出了这个想法。
陈家志沉吟道:“相比租赁,合作的方式其实不利于我们进行品质管理,今年或许可以进行尝试,但未来肯定还是更倾向于自有基地。”
“我明白了。”
“行,没有问题,后续就可以着手拿地。”
陈家志没有定下具体扩张面积,500亩不嫌少,1000亩不嫌多。
开完会后又快到了中午。
陈家志和易定干往家走去,等会儿吃了饭他就会回城,路上陈家志给易定干说了让两外侄去少科站学电脑的事。
“可以,回头你给我说下多少钱。”
“这点钱就不用了。”陈家志说:“告诉你是让你不要担心他们俩个,除了老爹老娘,我也会帮你看着。”
“嘿,我放心得很。”
“你就装吧,这个院子里最喜欢哭的人不是豆豆,而是你。”
易定干想反驳,陈家志立马说道:“看房子那天你躲在屋里哭,我可是拿相机记录下来的哈~”
“你……”
易定干被诈唬住了,都过了四十岁了,他当然知道自己醉酒后是啥状态,也不是第一次在家志面前出洋相,但他没想到人能贱到这种程度,这被拍照了以后可难搞了。
他加快了脚步往家走去,要到了时又转身道。
“这茬生菜雨水太多了,翻心下压后也控制不住病虫害,又要控制用药,基本么得收了。”
“我看到了,多试,九十月份后应该就能种出效果。”
高温高湿天气种生菜确实不容易,大利生菜虽然是半结球直立型生菜品种,还有翻心整形技术,但顶不住广东8月份的天气也再正常不过。
回家,吃饭,收拾东西。
准备出发回城时,陈家芳喊了好几声,易定干也借着睡午觉的名义没出来。
陈家芳不悦道:“他肯定听到了,儿子要走了都不出来送一下。”
陈家志打趣道:“可能是怕别人看到他流眼泪吧~”
这话把几人都逗笑了。
上次躲在新房里哭确实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易龙背着书包,挥了挥手,“行了,妈,你也早点回去睡一会儿,等会儿还上班呢~”
易虎也说道:“妈,到了我给你打电话,你回去吧。”
彭国真也跟着道别了几句,一行人才出发。
除了切诺基,还从基地安排了一辆面包车,坐得还是比较宽松。
到了城里后,把东西放下,陈家志先带兄弟俩去少科站报了名,随后才回家打整。
第二天一早,陈家志又赶往江心菜场。
此时,合利农场叶菜农残和抗生素检测的数据也出来了。
检测中心就在办公楼旁边,是一栋白房子,方学林从一名穿着工作服的实验人员手里拿过一份文件递给陈家志。
“老板,效果不错,全都大幅低于国家标准,已检项也基本符合日本标准。”
陈家志接过文件看了起来,他最近也了解些相关知识。
在叶菜类农残国标中,氯氰菊酯的最大残留量为0.2ppm。ppm代表百万分之一单位,即1kg蔬菜中氯氰菊酯最大残留量为0.2毫克。
但这是针对成年人的,对婴幼儿辅食、孕妇等敏感人群,标准还要更为严格。
日本目前也是这个标准。
但按现在了解的情况,小日本很快就会进行调整。
而合利农场目前检测出的含量约0.02ppm,大约是国标的十分之一。
其它的像有机磷残留基本为零,因为靠谱鲜生已经禁止使用此类农药,而国标的标准是也是0.2ppm。
另一些常用的农药残留量数值也都远远低于国标。
也证明前几个月的工作很有成效。
方学林和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观察着老板的神情,只见他先是颔首,随后又微微摇了摇头,让人琢磨不透。
“老板,有什么问题么?”
“还得再降点下来。”陈家志看着几人,道:“氯氰菊酯类最好降低到0.01ppm以下。”
方学林仿佛牙疼一样的倒吸了口凉气,“小鬼子不会玩这么狠吧?”
“这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与小鬼子无关。
夏天病虫害多发都能控制到0.02,再调整一下,秋冬季控制在0.01ppm以下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么?”
陈家志记得大概十年后叶类鲜菜想出口日本,没有具体规定指标数值的检测项,其指标一律都得低于0.01ppm,也就是一刀切。
这十年期间他不了解具体演变过程,但以0.01ppm作为目标肯定不会出错。
方学林等人感觉老板也太严苛了,这可是国标的二十分之一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