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乾隆御宝(4K第一更,求月票)(2/2)
是俩个保力的职员,像是路过。但脚步很慢,眼神不住的往林思成身上瞄。
就那么几步路,竟然走了差不多一分钟。两人跟蜗牛似的捱过接待区。
将将进了卫生间,对面又过来几位。
同样的眼神,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表情。
然后是第二拔,第三拔……哈,这是组团来看热闹的?
如果说之前是讥讽、鄙夷,幸灾乐祸,那现在就是羡慕加嫉妒。
这是八十万,不是八万、八千,更不是八百。
八十万,能是市中心买三套房,更能在西京最繁华的商业街买一间上百平的商铺。就比如楼下的钟楼……
都说冲冠一怒为红颜,但在这个浮燥、势利的年代,舍得、愿意为女人这么付出的男人有几个?
别说女朋友了,怕是老婆都得掂量一下。
当然,羡慕嫉妒的很多,嘲笑的也不少:八十万泡妞,脑子被驴踢了?
这个社会,这样的傻子、冤大头,还有几个?
但怪的是,几个女孩的眼神愈发炽烈,手里攥着手机,一副跃跃欲试的架势。
这是想干嘛,准备问林思成要电话?
王齐志皱起眉头,上身下意识的往前倾。
正想着要不要提醒一下林思成,离这些货色远一点。那位马老师去而复返,坐到了林思成对面。
眼神很怪……不,是同样炽热。
比起那几位年轻的女孩,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齐志眼都直了:不是……大姐,你几岁?
盯了好一会,女人摇头晃脑:“啧啧……小奶狗,真俊!”
林思成尚算镇定,只是皱了皱眉头。
王齐志却被激的心头冒火,甚至冒出一股把咖啡泼这女人脸上的冲动。
他忍了又忍,点了点茶几:“马老师,钱到账了?”
“到了,我和保力的合同也签了。但他们说和你们的合同有些麻烦,需要重新打!”
听到这一句,师生二人心中一松。
王齐志直接下逐客令:“那你还有事?”
“这话说的可笑:没事我就不能在这里坐坐,这又不是你家?”
王齐志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女人瞪了他一眼,又摸出一张名片,笑眯眯的递了过来。
一双桃眼直勾钗的盯着林思成,像是在拉丝:“小弟弟以后有需要,尽管给姐姐打电话……嗯,像董其昌真迹这样的珍品,姐姐这里有好多……”
怕林思成不信,她还用力拍了一下胸口,又使劲的晃了两晃:“真的,不骗你!”
林思成心里发毛。
他很清楚这女人的目的:八十万泡妞的冤种,不薅一把,着实对不起她那挺丰满的良心。
也不管咋薅,能把钱薅到手就行。但是大姐,你就算是想薅,你也不能这样薅呀?
我口味得有多重?
看林思成不吱声,还以为他不信,女人眨了眨眼睛:“小弟弟,你别不信,我这真有好东西:董其昌的梵文印章,见过没有?”
林思成怔了一下:你说啥?
狐疑间,女人掏出了一方小盒,打开后放在了茶几上。
林思成瞅了瞅,眼睛微微一眯:狮钮铁印?
不大,通高不过五公分,钮印各一半,方圆差不多三公分,造型相对粗犷。
乍一看,钮似踞狮,但仔细再看:狮兽口念金珠,前爪如人手,各抓着一条龙。
这是密宗的“支扎”,多为狮相,为护法神兽。铸印的铁也非普通的铁,而是陨铁,又称天铁。
全称:支扎兽天铁法印,持此印者必为仁波切(密宗领袖)。在青藏两地,在密宗信众中,甚至要高过清朝皇帝御赐的金册金印。
后者只代表身份,前者却象征天赐神授、可沟通天地的无上法力,高下立判。
至于是哪位仁波切,要看印文和印台四周的铭纹。
林思成先瞅了一圈:大黑天、财宝天王、阎罗法王、吉祥天母、毗钮天、金翅鸟……密宗的护法神,竟然一樽都不差?
他有些怀疑:这印给仁波切,敢不敢用?
关键的是,挺真。
印质深灰,又泛着棕色,主材料为响铜,但陨铁含量至少在百分四十以上。
鎏金层缺失的地方能看到雪状的纹:这是典型的高原与泥泊尔“胶泥坩锅熔炼,铸块后冷锻成形”的锤揲工艺锻造印胚后留下的痕迹。
浮雕层风格粗犷,刀法豪放,平刻层的线条却又繁复而精密……不出意外,这应该是明清两代兴盛于ls、日喀则地区的“藏式錾刻体系”工艺。
新旧更不用怀疑,相对于纸质,陶瓷,金属文物的年代感更难伪造。像林思成和王齐志这样的高手,一眼就能断个七七八八。
照这么一看,总不能真是哪位大喇嘛的法印?
狐疑间,林思成伸出手,但都够到了印钮,他又顿了一下:“马老师,你刚刚说,这是谁的印?”
女人一脸的理所当然:“董其昌啊?”
“不可能!”
董其昌信佛没错,但他信的是禅宗……
“我骗你做什么?这樽印和那幅字是我一起买回来的,发票都在呢……”女人信誓旦旦,“而且我反复比对过:这上面的印文,和画心正上的那方印一模一模一样!”
啥玩意?
林思成心里一跳,抓着钮,把印拿了起来。
就瞄了一眼,就只是一瞬间,两只眼睛就跟瞎了一样:
这上面的印文,与残轴上的那方钤印有什么区别?
大小一样,印框一样,包括梵文字母的排列、顺序,没丁点儿的差别。
霎时间,心脏止不住的跳,瞳孔“噌噌噌”的缩,眨眼的功夫,手心里就见了汗。
天地良心:两世为人,珍宝林思成不知见过多少,但只隔着“刷一次卡,珍宝就能到手”的距离,这是破开荒的头一遭。
怕一时激动走了眼,林思成缓缓的吐气,心情渐渐的平复下来。
然后,他又拿起放大镜。
王齐志反应过来,一把捞起强光手电。
师生二人头对头,一寸一寸的看:
材质对,饰纹对。
印文,以及铸造、錾刻工艺也对。
年代特征更对。
而且从前到后,没有发现任何人为仿造、做旧的痕迹。
将近十分钟,翻来覆去,覆去翻来,王齐志和林思成没找出一丝的破绽。
然后,师生二人脸对着脸,眼对着眼:夭寿了!
乾隆御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