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赤霞山日常(1/2)
第532章 赤霞山日常
“即日起,解除二郎显圣真君杨戬的禁闭之期……令其承继其母‘司法天神’之职,执掌天庭律法,纠察三界善恶,督理众神,匡扶天纲……”
“太白金星,你去吧。”
玉帝话音方落,一枚闪耀着凛冽彻骨寒光、密密麻麻刻满天道真言的玄金色神印虚影,于玉帝掌心缓缓凝聚成形。
那虚影光芒闪烁间,散发出令人灵魂都为之战栗心悸的天道法则威压——正是“司法天神之印”。
司法天神印,乃司法天神无上权柄的象征。
“老臣谨遵圣谕!”
太白金星神色肃穆,接过司法天神之印,长长一揖及地,旋即不敢有丝毫耽搁,身形一闪,化作一道流光,直往瑶池方向而去。
毕竟,因为牡丹仙子的事情,最近玉帝和王母娘娘的关系不太好。
只能他太白金星帮玉帝,去给王母娘娘送话,在两边跑了。
“天界的新任司法天神杨戬……”
太白金星深知,这道旨意,定会在看似风平浪静的三界,再度掀起滔天巨浪。
那位二郎显圣真君,在乍然得知自己将执掌这象征着天庭至高规则与无情律法的神位时,会是怎样一番神情?
是惊愕、是愤怒,亦或是其他难以言喻的情绪?
尤其当这神位,本就是当年无情镇压其母、酿成其家庭悲剧的根源之一……
这其中的恩怨情仇,又岂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
……
请杨戬来天庭担任天庭的司法天神,此乃三十三天的通明殿中,三界之主玉帝的隐秘决策。
彼时,身处第九天层、尚只是银甲天兵的萧辰,自然对此事毫不知晓。
毕竟,玉帝虽然有意让杨戬担任天庭的司法天神。
但是吧。
杨戬却未必会欣然应承。
所以此事,玉帝还并未昭告三界。
只是太白金星先行前往请王母娘娘亲自前往与杨戬谈论,劝其赴天庭就任司法天神之职。
唯有当杨戬真正前往天界,正式上任司法天神一职之时。
天庭才会大张旗鼓地昭告三界,让众神皆知。
……
杨戬虽在天庭体系之中,但其地位着实非常特殊。
杨戬麾下,有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
这梅山兄弟个个身怀绝技、神通广大,那一千二百草头神更是训练有素、勇猛无比,皆为精锐之师。
如此一股庞大且强大的力量,实乃一股不可小觑、足以撼动三界局势的存在。
其战力之强,远超天庭常规部队。
想那果山之战,杨戬带着梅山兄弟与帐前一千二百草头神,竟能与孙悟空那十数万妖兵正面交锋、毫不畏惧。
双方激战正酣,喊杀声震破云霄,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奈何杨戬素有“听调不听宣”之惯例,其麾下兵将,亦只认二郎神为主,对天庭却并无多少忠诚可言。
这“听调不听宣”,究竟是何意?
听调:乃是指杨戬愿在必要时响应天庭的军事调遣或任务,如降妖伏魔、平定叛乱等,履行身为天庭战将之职责,为维护三界安宁而战。
不听宣:则是指杨戬不接受天庭的常规宣召,如每日朝会、例行汇报等,亦不受天庭官僚体系的直接管辖,保持自身高度的独立性,宛如一方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绝对的权威。
说白了。
杨戬承认天庭的权威与调遣,却拒绝接受天庭的直接宣召与常规约束,维持相对独立之地位。
杨戬无需像其他天神一样对天庭唯命是从、俯首帖耳,而是以一种“合作”而非“从属”的微妙关系与天庭共存。
杨戬在接受天庭任务时保留极大的自主权,如是他否出战、他如何行动等。
杨戬皆可自行决定。
他可以拒绝天庭的调遣,不去执行任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战斗方案,无需事事向天庭请示。
比如:杨戬和孙悟空赌斗时,对天庭众神笑道:
“我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
“若我输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
杨戬这话什么意思?
分明就是:“我打我的,你们就不要插手了。”
尽显其独立自主、不受他人左右之态。
此乃天庭为笼络杨戬,特许其保留“听调不听宣”之特权,既利用其强大的能力为天庭效力,又避免与其产生直接冲突,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说白了,“灌江口显圣二郎真君的特权”与明朝的“藩镇制度”颇有几分相似。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西游记》作者在写“灌江口二郎神”的时候,就是照着明朝的“藩镇制度”写的。
可以理解为中央政权(天庭)对地方强藩(杨戬势力)的权责妥协。
若将天庭比作明代的朝廷,天庭便是中央政权,掌控着三界的最高权力。
那杨戬的灌江口,便如明朝的地方强藩、下界藩王,拥有独立武装力量(如梅山六圣、一千二百草头神等),其在下界割据一方,享有“不听宣召、生杀自专”之权,在自己的领地内说一不二。
类似隋唐罗艺的“永镇燕山,听调不听宣”。
即如西游记所记载: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一定程度上来说,杨戬算是玉帝的“外戚”。
在明朝,外戚干政之影响,远不及其他王朝,朝廷对外戚势力严加限制,防止其权势过大威胁皇权。
各帝王为防外戚干政,限制藩王进京,严禁藩王与朝廷权臣勾结,妄图谋反。
藩王不得进京,更不能带兵面圣,以防止威胁皇权,确保朝廷的稳定与安宁。
这也恰好对应了《西游记》中玉帝对杨戬的安排。
杨戬去天庭,他是绝对不能带自己的兵去的。
杨戬的任务完成后,也是直接返回灌江口,不参与天庭庆功。
在原剧情中,二郎神降伏孙悟空后,道:
“贤弟,汝等未受天箓,不得面见玉帝。”
“教天甲神兵押着,我同天王等上界回旨。你们率众在此搜山,搜净之后,仍回灌口。”
……
天界,第九天层之上,云霭氤氲,仙光缥缈。
赤霞山,峰峦迭嶂,瑞气千条,杨宅静立其间,宛如仙境琼楼之一隅。
万圣龙女敖瑶的一双纤纤玉手轻捧那枚紫纹缃核大果蟠桃,但见此桃流光溢彩,似蕴天地之灵秀,藏日月之精华。
指尖轻触,便觉其中磅礴生机汹涌澎湃,浩瀚灵力如潮涌动。
“玉龙三太子、九头虫、金角大王……”
因为万圣龙女长得极为貌美,又十分有才情,所以她的追求者其实一直很多。
“金角大王……”
考虑清楚之后。
万圣龙女不再推辞,朱唇轻启,将那蟠桃尽数纳入腹中。
刹那间,甘美异常之汁液于口中迸发,其味清甜醇厚,远非凡间瓜果所能比拟。
一股精纯温和之生命元力,仿若春日暖流,自喉间潺潺而下,瞬间涌入四肢百骸,所经之处,暖意融融,舒畅无比。
肉眼可见的淡淡紫色霞光自敖瑶体内透出,如梦如幻。
其破损之根基,恰似久旱之田逢甘霖,贪婪地吮吸着蟠桃之力。
些许细微裂纹,正缓缓被修补,如巧匠补瓷,细致入微;因境界跌落而略显虚浮之法力,亦凝实几分,似浊水渐清,澄澈明净。
虽距离恢复巅峰尚遥遥无期,但体内那股沉疴滞涩之感却减轻了不少。
“呼……”
敖瑶轻闭双眸,长长舒了口气,似将往昔疲惫与痛苦皆吐而出。
再睁开时,明眸流转,看向萧辰之眼神愈发复杂,感激之外,还夹杂着之前被他那句“不若以身相许”搅动的波澜。
“敖瑶,味道如何?”
萧辰看着她满足中带着一丝迷离的神情,笑道。
“蟠桃,无上仙珍,名不虚传。”
敖瑶的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清越,但脸颊上的红晕却未褪去,恰似天边云霞,娇美动人。
她在默默消化蟠桃力量之同时,亦在细细思量金角大王之前那半玩笑半认真之提议。
那“不若以身相许”的提议如石子投入心湖,激起千层浪,令她心绪难平。
“喜欢就好。”
萧辰微微点头,不再继续那“定情信物,以身相许”之敏感话题,仿若之前戏言不过清风拂面,未曾留下丝毫痕迹。
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近则易生怨怼,远则方生敬意。
感情之事,前期宜若即若离,不可过于直白,
那样会显得他金角大王太过于廉价。
大家表明心意,点到为止即可。
不过,万圣龙女敖瑶默然接受蟠桃后的一抹浅笑,如春风轻拂心湖,在萧辰心中漾起几许微澜。
成年人之间不言自明之默契已然达成。
那无声之应允,既带着龙族公主之矜持,又包含着对现实之审度与某种期许,如雾里看,朦胧而诱人。
一时间,空气中之氛围都暧昧了几分,似有丝丝情愫在空气中悄然弥漫,缠缠绕绕,挥之不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