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苦一苦百姓,骂名你来担?(1/2)
第289章 苦一苦百姓,骂名你来担?
世间安得两全法,何况刘辩这是希望三全!
不过作为刘辩亲手提拔又最受倚重的潜邸旧臣,贾诩倒是真给天子提出了一个三全其美的“好办法”!
贾诩面色平静,进言道:“国家可颁布政令,凡家中蓄养佃户者,皆须为每一名佃户缴纳一笔巨额的算赋,如此即便是世家豪门与富农们也难以承担,唯有遣散佃户一途。”
贾诩的声音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群臣,尤其是那几名出身世家豪族的同僚,继续道:“佃户一旦失去主家依靠,便成了失去生计的流民。人若连饭都吃不上,濒临饿死,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故土难离’呢?”
“为求活命,这些失去生计的佃户,自然只能遵从朝廷颁布的政令,前往凉州、幽州、并州、荆州、扬州等地开荒实边。”
“届时。”贾诩微微躬身,观察着天子的面色,缓缓道,“再令各地遣州郡兵沿途护送、监管流民迁徙,并配给口粮,即便朝廷减少对移民的优待,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前往各地开荒实边。”
简而言之,剥夺佃户的生路,他们也就只能顺着朝廷“慷慨仁慈”地赐下的活路前行。
是这个理吧,下岗潮?
刘辩面对贾诩的进言,整个人都僵住了,直直地盯着贾诩,嘴唇微张,一时竟不知所言。
贾诩在他的麾下,除了在卢植被诬陷为勾结黄巾的时候以身犯险,诬陷今文学派行刺,除此以外并未表现出那份本该属于他这位“毒士”的阴狠。
但此时此刻,刘辩总感觉自己的心,都在听到贾诩的这番论调后冷了几分。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明明身处拥有火墙暖烘烘的云台阁,但他却顿觉仿佛坠入冰窟般寒冷,指尖都泛着凉意。
眼前的贾诩,这个时常与他嬉笑玩闹的心腹谋主,此刻竟显得如此陌生,他似乎是今天才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贾诩。
尽管类似原理的手段,历朝历代都屡见不鲜,大秦是派军队驱赶着百姓前往,大汉也曾强行迁徙百姓前往边地。
而贾诩的方略只是通过政令来实现,手段柔和许多,还考虑到了百姓的生计问题,甚至哪怕是后世也未尝……只是在道德层面上,这种事做了,刘辩真觉得自己生儿子会没屁眼。
这般做法难道不怕流民迁徙的道路上有狐狸叫,或是有人斩了巨蟒,亦或是挖出了一只眼的石人?
或许,他终究不够狠心,他可以无视世家豪门的利益,却无法狠下心去掐断底层百姓赖以生存的活路,以此来逼迫他们去配合这个国家的发展。
但贾诩的建议,落在其余阁臣的耳中,却是天大的好主意!
郭图立刻高声附和,道:“贾文和所言乃是金玉良言,臣深以为然!”
虽说他也是贾诩口中拥有诸多佃户,会因为这道政令而释放大量佃户的世家豪门,这道政令也会使得颍川郭氏损失惨重,但与个人仕途相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郭图几步走到殿中央,目光热切地投向贾诩,眼神中尽是艳羡之色。
他阿母的,这么好的办法,怎么就不是我这个动不动就和世家豪门打成一片的廷尉正监想的呢?
“此言非三全之法,乃是一举四得之妙法!”
“除贾文和所言三条益处外,世家豪门遣散佃户后,缺少足够的人力耕种土地,那么名下海量的耕田也就无法正常耕作,最终这些耕田都会被售卖。”
“进入市场的耕田多了,耕田的价格自然也就随之降低,届时无论是以少府的名义,还是由各地官府出面,进行低价收购,都能以极低的价格,大量增加官田和公田的数目!”
作为世家豪门,郭图太清楚这一条政令对于世家豪门的杀伤力了,而出于想要进部的心思,郭图甚至举手向天子示意,朗声道:“臣愿以颍川郭氏为表率,号召族人主动遣散佃户、售卖田地,积极响应朝廷颁布的政令!”
同样出身世家的钟繇眉头微蹙,短暂犹豫后,向来沉稳的他也开口道:“郭公则与贾文和所言……确有道理。”
钟繇看得出,仁德的天子对于贾诩的建议是有些排斥的,但还是试图开解道:“这确实是消除佃户的妙法,一家之中,佃户的数量若是逐渐增加,那必然会降低此家佃户的整体待遇,一旦遇到天灾人祸,佃户们被迫在灾荒之年离开主家。”
“若是彼时佃户被仓促遣散,冻馁而死的百姓数目,恐怕会远超迁徙途中死亡的百姓,再有人趁机煽动失去生计的佃户,便会再现太上皇时期太平道蛾贼叛乱之事。”
“荒谬!”
许靖作为传统的儒生,自然是鄙夷这种看似仁义实际上与“暴秦”做法别无二致的行径,无非暴秦逼之以兵戈,大汉逼之以生计,许靖指向贾诩和钟繇厉声驳斥,拍案而起道:“尔等这是将百姓视作牲畜,岂可如此行事!”
郭图是法家士人,你贾诩、钟繇难道也是吗?
刘辩沉默地坐在御座上,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用深邃的目光,静静地看着群臣吵作一团。
其实刘辩内心也充满矛盾,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信奉实用主义的他,若是正常情况下,他自然会欣赏贾诩这种利国的“良策”。
然而,这“利国”的背后,却可能踏着数百万佃户家破人亡的尸骨前行。
苦一苦百姓,骂名你来担是吧?
刘辩不愿意吃人血馒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