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做事最终都是做人(1/2)
第400章 做事最终都是做人
港商们的内心,怎么会瞧得起西南边陲的江州呢。
hk的豪门家族乃至上流社会,相当部分都是抗战到解放时期从沪海迁移过去的。
沪海才是他们心目中永远的女神。
可能除了秦羽烨是真心实意的选择在江州发展牛仔裤厂,其他各位都只是把江州当个跳板。
在各种投资政策都不明朗的情况下,试着在江州发展看看情况。
半年下来,秦羽烨这十八岁的小姑娘在内地赚得钵满盆满,那些位港商的商务代表都看在眼里,积极回报邀约。
只有各家老板在内地事业做大做强,他们这些高管经办人才能跟着喝汤。
可让卫东始终不冷不热,建厂很欢迎,搞房地产就推三阻四。
然后最新的汇报就是他居然自己搞起房地产来了。
光是在江州就有三栋二十层以上的高楼兴建。
二十多层的高楼,在这时候的内地,绝对是全城最高楼的存在。
同时兴建三座,这是技术、资金、人脉关系都绝对到位,才敢做的事情。
八十年代的国内能把这三样同时平衡好,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却把他们心心念念的好几块地产项目都拖着。
美女、豪车都送到嘴边,也没吃。
这是要做咩啊。
本来是齐聚江州想施压问罪。
市里面也热情接待,但推给让卫东同志来具体经办。
太极拳熟练得让港商们无可奈何。
结果得知他在沪海又开始房地产建设,简直是武大郎喝药还续杯,兴奋又上头!
连忙赶过来,甚至还有人从hk也飞过来碰头。
比较好笑的是因为他们的,沪海机场外面这会儿趴活儿的出租车也没多少,养尊处优的港商们也只能跟着规划、建筑转角爱们挤面包车过来。
好在距离也就十来公里,新买的面包车带着异响,嘎吱吱的往返几趟也行。
于是看见夏日炎炎的江南水乡郊外,热火朝天的工地边小河畔,就那么搭着简陋的工棚下,让卫东带一群年轻人蹲树荫下啃西瓜。
闻声转头看见从面包车里跳下来的秦羽烨时,还有点卧槽,女资本家就是闲情逸致的到处玩啊。
接着看见董雪晴挤下来,居然带着点眼泪汪汪的嗔意。
马上伸长脖子看后面,唉,老婆怎么没来呢。
一堆港商有什么好玩的。
再开个瓜吧。
就那么笑嘻嘻的招呼亿万富豪们吃西瓜:“刚运输过来的西北瓜,给我们改革建设队伍的特供品,很甜的。”
老亨哭笑不得:“我们在江州等了你好几天,你倒这么悠闲?!”
但还是把切好的瓜接过去,习惯了冷气大楼、豪华房车、咖啡品茗环境的他们,这会儿也确实觉得嗓子都要冒烟了。
让卫东挥手介绍周围:“一共两千多亩的电子科技工业园区,前两个月才成立的园区开发公司,划了六十亩给我,争取要在八月开始调试苹果电脑的装配生产线,十月上显示器显像管生产线,美元投资超过五千万,你说我闲不闲?”
还是秦羽烨抓住了想扑过去抱抱的小姨子,主要是拉姆尽量低眉顺眼,但眼睫毛都在看八卦的端着西瓜奉上。
港商们立刻被旗科技新贵的名头压住:“你真的搞定了苹果电脑?”
“不错不错,这一片都是你的?我们来参与,建楼我们才是专业的……”
“市区呢,你跟沪海市搞定关系没,我们朝着市区建商业中心吧!”
“江州你说暂时不用建商业中心,沪海总需要吧,我来过两次,高级酒店还是很有必要的,你来衔接最好。”
这时候内地不是没有大力招商,各种渠道邀请港澳台商、海外侨胞来投资发展。
但应者寥寥。
富豪们不是看不到商机,而是充满了防备,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疑惑,担心投资变成肉包子打狗。
而且以他们接触观察最多的恰恰就是伍曦说的那什么二小子这类情况,豪言能搞定一切。
但真正的生意人都明白,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今天可以帮你搞定一切,明天就能反手搞定你。
商业规则、契约精神一旦被践踏,构建整个商品经济、资本价值的体系都会崩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