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不可许以不臣(1/2)
第620章 不可许以不臣
“恭喜陛下,天佑大唐!”
太极宫武德殿内,宰相们齐齐向皇帝道贺。
在武德五年这个寒冷的冬天,一切似乎都变的好了起来。年年入寇的突厥,今年遭受大唐反击,惨败。
颉利可汗甚至派出执失安前来请婚求和,送来一百匹良马,还有千两黄金。
以往只有大唐不断的向突厥‘赏赐’金帛,何曾还能收到突厥的进贡?
可现在颉利口口声声说唐突夏天时已议和结盟订下和亲,希望唐天子管管秦王管管李逸。
那边吐谷浑见突厥败了,更是见风使舵立马就从陇右撤兵,派使者进贡金银良马,也来请婚。
吐谷浑这一认怂,
原本依附于他们的西羌,白兰羌和白狗羌两部,也是立即遣送入朝进贡。
这两西羌,风俗略同党项羌,实力都不同。白兰羌右接多弥,左邻党项,胜兵万人,擅制兵器。
白狗羌实力也不弱。
李渊当然乐意看到这两西羌来降,
诏以白狗羌降户置维州,姜维故城置,当年姜维讨汶山羌于此。
以白兰羌置恭州,
各授羌酋为刺史、将军。
就连辽东高句丽国,国王高建武都遣使来到长安,请班历书,以示奉正朔。
唐军击败突厥的影响力,让李渊都有些意外。
大唐周边诸蕃邦异族,却都已经感受到了中原帝国的崛起。
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些异族,全都想起了当年隋帝国全盛之时的强大,带甲百万,南征北伐东攻西讨,谁不曾在隋朝军威下瑟瑟发抖?
当年突厥可汗,都得亲自给北巡的隋天子割草开路。
林邑国的祖宗金像,都被隋军抢回了长安城。
一直与大唐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的辽东高句丽,主动遣使来长安示好,很担心中原汉人在统一天下后,力压突厥,然后又要打辽东的主意。
“高句丽主动请班历书,倒是很识时务。”李渊哈哈大笑,当即决定遣使出使辽东,“就册封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
在中国之高句丽人,随使者送还辽东,而在辽东之汉人,让高建武也都送还中国。”
裴世矩道:“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朝玄菟郡耳。魏、郡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许以不臣。
且中国之于夷狄,犹太阳之对列星,高句丽称臣于隋,我大唐乃继隋统,高句丽亦我大唐藩属也,此关系不可改变。”
中书侍郎温彦博也认为,是时候重新与高句丽建立起宗藩关系。
过去一时顾及不了,所以这些年也不与高句丽往来,但现在起,得将辽东三国重新纳入宗藩体系。
李渊觉得挺有道理,
大唐暂时没有余力真正插手辽东,但这个名份不能丢。
“那便把扶余、新罗二国国王也一并册封,”
“册封百济扶余璋为上柱国、带方郡王、百济王。
册封新罗国金真平为上柱国、乐浪郡王、新罗王。”
“遣刑部尚书沈叔安为大使,出使海东三国,前往册封三王。”
李渊还让沈叔安给三国送去道教天尊像,并带上一群高道前往,宣传道教,为三国讲老子。
只要高句丽老实不跨过辽河,
李渊现在没兴趣去真正管高句丽这个曾让隋朝碰的头破血流的蛮夷。
他来请班历书,那李渊就册封高建武为辽东郡王、高丽王。这两个封号也是比较有讲究的,辽东郡王,这是大唐的郡王爵位。而高丽王,是大唐册封他为高句丽国王。
高句丽的国王,又受封大唐的郡王,这说明高句丽国王的地位,仅相当于大唐的郡王而已。
突厥颉利遣使进贡求和,
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进贡请和求婚。
高句丽国王遣使进贡请班历书,
白兰羌、白狗羌更是直接派了酋长之子来朝,直接请求内附。
这一系列的变化,
让李渊真正感觉到扬眉吐气。
而江南的叛乱,也已经捷报频传,李孝恭上书说即将讨灭辅公祏叛乱。
在几个月前,
李渊还焦头烂额中,
突厥两路并进,西路都突破大震关,杀进了关中平原,而东路颉利亲率十五万兵马围太原,下晋州。
整个长安都震惊万分,一片恐慌,长安粮价一日数涨,甚至有官员已经上书提议要请天子狩猎华阴暂避。
吐谷浑也是大举入寇陇右,连破数州。
江南的叛军更是气焰嚣张,建立了大宋朝。
可谁能想到,他让二郎出兵后,形势反转的这么快。
而就在不久前,他甚至还想着见好就收,下诏秦王班师,让他去做江州行营元帅,派郑元璹去跟突厥议和,甚至都做好了被颉利再讹一笔的准备。
但世民和无逸二人,大胆的出兵北上,一举招降苑君璋、收复云朔,又出兵定襄,仅以五千骑,就扰的颉利狼狈不堪。
突厥的外强中干尽皆暴露,
甚至几场大战下来,让颉利这个大汗颜面扫地,威望全无,都已经有些号令不动汗国一些实力派。
这一切,
都是秦王世民和无逸的功劳啊。
“陛下,执失安天天到鸿胪寺求见,颉利想让他把长平公主迎回定襄,
他们还想重新恢复夏日的那份和议。”
李渊哈哈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