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跟隨战略,扩大油菜种植面积(2/2)
而就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內,又有几家国內的食用油厂商坚持不下去了,陆续退出了市场。
梁文辉还在咬牙坚持著,但谁都能看出来,他只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躂不了几天的。
中秋节前一天。
方唯返回了村里,盘莲和阿姐都在家,他也不可能在外面过节。
斌斌和小洁都走不开,所以他们三个就和大哥大嫂在一起吃了顿饭,还算热闹。
“三哥,咱们非得做食用油吗?你看你愁的,这段时间都廋了。”
吃过饭,方平和田桂就回去了,方唯和盘莲坐在楼顶一边喝茶一边赏月。
盘莲察觉到男人这段时间太劳神,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当然得做下去,不说別的,你看看这条產业链上安排多少人的就业?”
方唯不以为然,做事情哪有不操心的,自己已经算是很佛系的企业领导者,大多数企业家比自己还累。
“不说了,一说你就是这个论调,咱们可不是当年了,还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盘莲不想和男人爭论,劝了一句对方要爱惜身体就默默无语。
方唯觉得自己刚才的態度可能有问题,就转移了话题,不一会,两口子又开始有说有笑的继续赏月。
匆匆数日。
市场上传来了消息,梁文辉领导的企业和另外一家中字头的大型企业合併,对方出任新企业的副总经理。
合併之后的企业拥有油料作物种植基地和多家工厂,其规模比瑶岭集团这边大得多。
方唯觉得这样也好,毕竟对梁文辉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更何况还给他安排了不错的职位。
梁文辉还特意给他打了一个电话,感谢他一直以来的支持,並希望今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方唯知道这是一句客气话,新企业同样打通了全產业链,就算原材料不能百分之百自给自足,也比之前梁文辉的处境好得多。
瑶岭农业很快进入了秋收,方唯和林炳坤一个在陈州一个在衡州,督导接下来的越冬油菜种植。
“以前在陈州基地是试种过冬油菜,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次我们播种了最新的【南油002】油菜,希望情况能有所改善。
另外,我看土地的肥力不够,基地有足够的农家肥,不要吝嗇,多追加一些肥料。”
方唯在陈州基地也没閒著,和研究所派来的人员共同给基地提供技术指导。
同时,他还针对属性值进行了微调,以適应这边的气候和土质。
“好的,支书!不过我倒是很有信心,不管怎么说【南油002】都是高產油菜,就算產量低一些也比別人强。”
基地负责人並不觉得种植【南油002】有什么问题,第一次试种不达標,他认为是品种的问题。
现在进行新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他感觉效果不会差。
“行不行到时候拿数据说话,现在说什么都言之过早。”
方唯没有和对方继续探討这个假设性的议题,而是详细询问了基地这边一些细节。
对方告诉他,陈州基地的冬季气温和新林县差不多,最多平均气温能低上一两度。要是衡州那边,差异还会大一些,冬季平均气温还要再低一些。
方唯考虑了一下,又再次调整了属性值,將生长速度稍微加快了一点。
这样的话能保证油菜早出苗,有利于越冬生长。
离开陈州基地之后,他又去了衡州,同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属性值的调整。
有优秀的种子、有属性的加成,他就不信大面积种植会失败。这並非是盲目自信,而是上一代的油菜品种比较差,起码比【南油002】差远了。
离开衡州之后,他就返回了村里,其他的生產单位杨峰替他去做了巡视。
秋收结束后,深城试验田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海水稻经过多轮筛选,终於培育出了高產、耐盐的海水稻品种。
方唯在家没呆几天,又准备往外跑。
“三哥,我反正也没啥事,就陪你跑一趟吧。”
盘莲静极思动,让阿姐留下来看家,她陪著方唯一起去了深城试验田。
200亩试验田进行育种(筛选),还有200亩则试种了一批海水稻。他开看到两块试验田的效果都不错,其中种植的海水稻亩產达到了930斤。
当然,这个数据其实也不算好。
毕竟这些海水稻是在【种植区】內种植的,如果不在种植区之內,他估计亩產应该到不了800斤。
也就是刚过及格线的水平。(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