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重回前线(1/2)
第215章 重回前线
6月10日。
王奉坐在晃晃悠悠的车厢内,探头向外面看去。
公路两旁的田野里,正午的风吹拂着开始发黄的麦子,虽然长治还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但王奉这一路走来,已经见过了太多因为战乱而荒废的城镇,现在回看长治,竟感觉到了一丝繁华的气息。
赵方远坐在吉普车的副驾驶上:“长官,再往前就是前敌指挥所了。”
王奉回过神:“加快行进,目前谁在那里指挥?”
赵方远如实说:“日军打过来的时候,咱们的主要将领都在外地,目前在前敌指挥部坐镇的,是一个后崛起的新秀。”
王奉来了兴趣:“新秀?”
“什么身份?”
他不在的时候,长治抗战都是由宋文杰领导的,虽提拔将领需要自己的同意,但每天军务都堆积如山,光是人名,一天过目的就多达十几个,想要记住一个新人,还是有点困难的。
赵方远解释说:“他叫郝凌飞,之前是咱们414团的一个副营长,张虎的手下,在池河战役时立过功,后来转入长治军校步兵科学习,一期生,毕业之后就留在了长治,目前在前敌指挥所担任参谋长,只负责处理应急事件和出谋划策,真正的决定权还是在宋文杰手里。”
王奉点点头。
倒不是他不上心,而每天的事情太多,相反长治抗战是最不着急的那个。
虽然自己的主力部队不在,但长治抗战还是动员了不少的兵力,七个预备营,总计7000人,第47军方面有2.4万人,八路军386旅方面人数也不少,投入规模也还在持续增加。
小鬼子撑不了多久了!
王奉:“大概什么时候能到?”
赵方远看了低头看了眼时间:“大概还需要半个小时!”
————————
前敌总指挥所。
郝凌飞眉头紧锁,看向一旁的副官:“到底是怎么回事,查清楚了吗?”
“这几天小鬼子的飞机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副官摇摇头:“目前还没查清,可能是要早点结束战斗”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郝凌飞冷哼一声,“我不要听可能,身为军人,岂能靠无端的猜测来打仗,一次胜利,只会换来次次侥幸,给我继续查下去!”
副官被训斥得低下了头:“是!”
郝凌飞:“第47军方面情况怎么样?”
副官:“报告长官,第47军两分钟前发来电报,他们声称遭遇了日军主力,战线节节败退,正在重新组织反击。”
“他们缺乏防空火力,日军料定了这一点,专门挑着软柿子捏!”
“我们军大部队的攻势畅通无阻,要不要延缓一下进攻节奏,去支援侧翼的友军。”
郝凌飞想了想:“后方总司令部有什么命令吗?”
副官:“有!”
“总司令的车队从昨夜出发,现在距离我们只有不到三十公里。”
郝凌飞:“接应部队到哪了?”
副官看了眼时间:“应该快遇上了。”
郝凌飞揉了揉太阳穴:“给三,四,七营发电,通知他们暂时延缓进攻,原地休整,等待下一步指示。”
副官敬了个礼:“是!”
郝凌飞看了眼一旁的卫兵:“你去把指挥室收拾一下,20分钟之内完成,之后回来告诉我一声!”
虽然前线的作战大多是由他来指挥,但军职也仅是战前参谋长,因此一直在参谋部指挥作战,那间司令指挥室一般情况下只有宋文杰来前线时才会使用。
————————
半个小时后。
当王奉走进指挥所时,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郝凌飞从赵方远身后走出,敬了个礼:“长官!”
王奉拉出椅子坐了上去:“战斗情况如何,大致说一说。”
郝凌飞:“是!”
说罢,他走向大挂图旁,拿出指挥棒:“当前战线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由我军的七个营构成的正面战场,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战线。”
“其次是友军第47军,主要在我军的右翼,虽然是侧翼战线,但日军敏锐的发现了我们的防线漏洞,将主要的进攻火力,都聚焦到第47军方面。”
“第三道战线,就是由八路军386旅和我部游击队组成的敌后战线。”
王奉挑了挑眉毛:“敌后战场,还有咱们的人?”
郝凌飞点点头:“两天之前,三支敌后游击大队从正太线赶来,配合386旅打了几次突击战,效果非常不错。”
王奉点点头。
敌后游击队,应该是朱向文的部队。
郝凌飞继续说:“两位长官,当前我们最主要的问题是,第47军由于装备陈旧,士兵缺乏严格训练,战斗力低下,侧翼的漏洞太大,已无法有效配合我军主力进行作战。”
王奉叹了口气。
第47军的问题确实复杂。
太原陷落,晋绥军败走晋南,就意味着山西在正面战场上的抗战已经进入了尾声,各军级部队要么编入了卫立煌麾下,要么被调到了第五战区,参与徐州会战。
例如邓锡侯的第二十二集团军。
李家钰的第47军也隶属于这支部队。
但第二十二集团军转至徐州时,长治正在抗击日军的首次进攻,双方已经打成了狗脑子,这个时候撤兵显然不现实。
情况再急,也得等打完了仗再说。
于是第47军就暂时留在了长治。
命运多舛。
长治抗战结束后,第47军损失较大,无力转向徐州,只能暂时留在长治,恰逢此时四川政局出现变故,军阀刘湘突然离世,邓锡侯回到四川主持政务。
集团军司令暂时由孙震担任。
当时正处于保卫滕县的关键时期。
等战斗结束之后,第47军已经休整的差不多了,由于自己暗中招揽了王铭章,纸包不住火,此事被常凯申知晓后,直接拨动了他的敏感神经。
共同作战几天的王铭章都能被招揽。
那驻留长治这么久的第47军呢?
前不久的控诉李家钰通匪一事,就是在暗中试探自己的态度。
结果也显而易见。
这对李家钰来说就是个必死局,他在常凯申眼中已经成了弃子。
反正就是一个川军将领,又不是黄埔嫡系,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
自己不出手相救,那通“匪”的罪名就坐实了,在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李家钰倒不会受到特别严重的惩罚,甚至不会有书面意义上的罪名。
但被穿小鞋,明升暗降是逃不了了。
这对一个爱国的抗日将领来讲,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若是出手救了。
在常凯申的心里又会被划归到“新晋系”的党羽。
军长的位置能保住。
但军费就不用想了。
一支部队领不到军费,又缺乏充足的预备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反正横竖都是一个“死”,这种程度的倾轧,选择权已经不在李家钰自己的手上了。
王奉索性就出手帮了一下,暂时保住了第47军,并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费保障。
赵方远:“长官,要不咱们收编了.”
王奉挥了挥手,中断了这个话题:“继续说一下战况吧!”
第47军的士兵素质确实不赖,在这种艰难的情况还能继续战斗下去,若是补足了军械,再经过正规化的训练,战斗力必然会迅速攀升。
收编在军政部留档的正规军并不难,名义上自己确实有这个权力。
但这两万多人收编之后应当如何安置,是新增两个纵队还是打算划归预备队,都需要反复斟酌。
王奉看向郝凌飞:“目前的战况,你有什么看法?”
郝凌飞:“长官,依在下之见,第十四师团战败,第一军兵力本就捉襟见肘,与此同时晋南晋绥军,中央军蠢蠢欲动,内部八路军的敌后根据地和日军占领区犬牙交错,形势极其复杂,香月必定不会在长治拖得太久,这场仗无论咱们怎么打,最终都会是胜利了。”
“关键在于,如何将战果扩大化!”
王奉点点头。
郝凌飞继续说:“日军既然采取田忌赛马的战术,以优势兵力应战我方弱势部队,那我们不如将计就计,派遣一部分兵力替第47军稳住战线,即将主力部队迂回到日军后侧,切断他们的退路!”
赵方远想了想:“这样的风险会不会太大了?”
“万一第47军顶不住压力,在日军之前溃退了呢?”
郝凌飞:“长官,在第47军战线背后,有一条半永久性的国防工事,即便友军不敌,向后撤退至此,也可安稳守住一段时间。”
“只不过这道防线倘若被攻克了,接下来的战斗恐怕会异常艰难,日军架起的火炮可以直接打到城区内,那里有很多物资储备站,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不管是第一次长治保卫战还是如今,我们通常都会把战线前出几公里。”
王奉切换到俯瞰视角。
郝凌飞口中的那道国防工事距离此处不远,略微调动时间,就观察到整道工事的每一处细节。
【太岳防线】
【建设完成度:48%】
【效果:补给上限+10,防御值+30,部队损失率-20%】
王奉挑了挑眉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