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时不我待(2/2)
指望从幽州豪强身上汲取粮食……一次两次还行,三次五次后,你再试试?
因此,沮授从一开始的规划就是防御,通过防御来拉长作战时间,然后等待幽州方面生出变故……哪怕幽州资源压榨到极限也没有造反,到那个山穷水尽的时刻,晋军也会想办法撤离。
哪怕放任晋军全须全尾的撤回西州……这场成功的防守战,也能极大振奋河北各军的士气,将晋军无法抵抗的形象一举戳破!
总之,晋军下一次再走代郡、云中郡来攻冀州,幽州豪强就会想起今年的战争,会生出不配合的念头。
沮授也想一口吃掉幽州,补全河北缺乏骑军的短板,同时可以优化河北的防线,可以将更多宝贵的机动兵力集中起来,当能机动运用的兵力达到一定的规模,寻找合适的机会,自能步骑合击,有野战击溃、歼灭晋军一部的可能性。
但目前幽州豪强不相信河北的军事潜力,过于畏惧赵基的凶横。
所以今年的防守战,只要打的好,就能激起幽州方面的变数。
沮授带着袁绍巡视城墙各处,许攸忍不住问:“我军放弃抢占军都塞的良机,难道就要这样坚守范阳,以待时变?”
“也不尽然。”
凉风吹动沮授的颌下清须,扭头时目光斜视许攸,随着扭头正对着许攸时,沮授目光直勾勾落在许攸脸上:“正所谓久守必失,想要守住范阳,就需要派遣骁将统御精锐,袭扰贼军粮道。”
许攸闻言直问:“依都督之意,可是要调动颜、文二将军?”
沮授笑而不答,扭头去看袁绍。
这时候袁绍驻足,沮授、许攸也都跟着停下脚步。
袁绍沉吟片刻,询问:“各军皆可调度,有几成把握守住范阳?”
他实在是不想丢弃范阳,范阳太过于重要,可以说是冀州、幽州之间的咽喉要道。
也就是冬季大小河流结冰后,骑兵为主的公孙瓒才能横行无忌,否则公孙瓒也要想办法攻取范阳。
范阳隶属于涿郡,但始终控制在袁绍这里。
而且就性格与追求来说,袁绍也不喜欢防守反击,可形势不得已,面对公孙瓒时,他需要防守反击,在防守时寻找敌人露出的要害;面对赵基的晋军,袁绍也只能防守反击。
缺乏优势骑军的危害就在这里,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避免局部战败引发的全面溃败。
别看袁绍割据河北这么多年,论合军打野战的经验……他还真没赵基的经验丰富。
这也没办法,鞠义之后,袁绍实在是找不到如鞠义那么优秀的战场指挥官;其实曹操也能算是鞠义一类的人,只是鞠义沟通朝廷的时候死了,曹操成功了。
何况,袁绍已经五十三岁了,即将要过五十四岁的生辰。
对汉高祖而言,五十岁正是创业的大好年纪。
可对如今的袁绍而言,西边是年纪与他继承人袁尚年龄一样的赵基,南边又是年龄类似、稍大一点点的义子孙策、周瑜。
袁绍实在是不敢想象,这几年如果不能打开局面,他若不在了,自己儿子能否应对这么复杂的局面。
别看赵基、孙策、周瑜、袁尚同列为当世四君,可彼此的能力差距实在是太大,大到了无法准确形容。
对此,袁绍的解决办法就是在精力充沛,还能压制诸将的时候,早早打开局面,定下可以传承的君臣身份,以此约束群臣、诸将。
面对袁绍的郑重询问,沮授也是郑重回礼:“臣愿以性命担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