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逛三园(1/2)
第441章 逛三园
翟达辨认清文字的时候,几乎下意识拉着小木头往后退了两步,让一旁的世委会导游吓一跳。
“翟总.您?”
虽然知道是错觉,但他还是隐隐降低了呼吸频率,害怕空气中有什么特殊气味。
“就是.被丑的吓一跳.”
神他妈木屑燃烧香气让敌对者恐慌。
知道是什么东西的我也会恐慌好么?!
导游笑道:“非洲许多展品风格是挺特殊的,很狂野。”
甚至很诡异。
翟达第二次确认了装备信息,但脑子还是觉得离谱这玩意儿怎么会堂而皇之的摆在这里?!
强度另说,论诡异只有【枪决老榆】和齐鲁博物馆的【举族烹人鼎】能比它妖。
经由导游介绍,翟达才知道与其他国家馆不同,非洲馆许多展出的文物.是真品.
可能对这些贫困小国来说,仿造一件的难度还不如搬出原件.而且许多东西在本国也不重视,仅仅当做工艺品看待,而非古董。
甚至由于历史记载欠缺、文化薄弱,一百年前的事情就基本没什么记载了,只是觉得有特色就搬来,未必清楚其作用和来历。
这不,一个中年黑人过来讲解,也只说是布隆迪某原始部落的工艺品,其他什么都不知道。
一本正经的说这东西应该是用来存放食物的
翟达深吸一口气,眼神中有些无语
但他感觉比起【举族烹人鼎】.
这东西好似有机会入手
只是除了诡异,似乎又没什么大用。
这“解封任务”基本不可能完成了.往里面放七个新生儿,这是什么邪教思路,七个敌人的脂肪也鬼扯。
除非做局安排仇人去抽脂.
但也许未来会有合成的机会这毕竟是一个绿色装备。
翟达看向那个中年黑人,这里就两三个摊子,两个黑人女性做引导员之类的,估计他就是负责人了
于是翟达看向一旁的募捐箱,大概是保护野生动物之类的,翟达从钱包里抽出五张百元大钞,投了进去,中年黑人大为惊喜。
“也许以后会去非洲旅游,我对野生动物非常感兴趣,如果可以的话留个联系方式吧。”
翟达没留自己的,而是让研究院的人帮个忙,之后就继续逛去了。
可以试试看,但不着急。
这毕竟是在世博园里展出的东西但世博会结束后,它估计就只是一个工艺品了。
等一行人走了之后,中年黑人趁着没人,直接伸手进入募捐箱内。
将刚刚落入的五百块钱掏了出来,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小黑手一摸,可能就是本国人半年的工资,两个女性引导员看在眼里,但也没说话。
之后翟达一行去了好几个地方,还在韩国馆遇见了李在熔,欣赏了一番和古筝一模一样但弹起来像的韩国传统乐器。
感觉像是古筝传过去了,调音手法没传过去。
最后,则是和三星的人一起,去往中国馆。
中国馆脚下,巨大的镂空结构让人格外渺小,感觉上面可以直接当足球场用。
陆涛抱着画板,仰着头奋笔疾书,这是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的作品,这位名作无数,均是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作品,更难得他是少数“本土派”的建筑大师,没有任何留学经历,这在近现代实属罕见,是陆涛的偶像。
“画师”笔快抡冒烟了,眼睛观察着一切,唯独没工夫看路。
最后还是葛巧巧利用身高优势,拉着陆涛的裤腿引导,才没让其和大部队走散。
至于中国馆内部,作为后世灵魂已经很难从这种展览中感觉到震撼了,甚至因为技术限制比如大屏幕分辨率之类的原因,感觉很复古。
不过在第三展区“低碳”部分,看到自家东西时,还是很高兴的。
能被放在这里展览,说明研究院在产业升级的无数赛道中,已经有了领军之姿。
银光闪闪,规整异常的电机往那一放,很明显就觉得这玩意儿纯纯的高科技!
哪怕这只是他们的最初版,而新的版本已经更强了。
至于那辆因为赶工,外形酷似su7但塑料感很强的“概念车”,翟达选择性忽视了。
有点丢份,能申请撤回么.
整个“低碳”展区很大,或者说成了中国馆中,唯一纯展示技术的区域。
这和这几年国际风向有关,叙事逻辑还是西方环保那一套,就是死盯着碳排放,甚至可以叫做“碳原罪”。
单独有个“低碳”展区,可见这种思潮现在有多强烈,甚至可以说是巅峰!
国家也很重视,坚持搞了十几年才发现外国大部分是纯吆喝而且声音越来越小。
似乎没想到真有人能做到似的。
中国馆逛了一个小时,主题围绕着城市变迁和发展,其中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还不错,就是分辨率有些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