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开恩】(上)(2/2)
龙烨霖眯起双目道:“什么意思?难道朕还要将他们官复原职不成?”龙烨霖和周睿渊对望了一眼,连周睿渊此刻都有些猜不透老太监的意思了,收留胡不为的儿子,权德安真以为对皇上有功,恃宠生娇吗?
龙烨霖哦了一声,表情显得有些错愕。
龙烨霖定睛一看,权德安手上的东西却是丹书铁券,身为皇族他当然明白丹书铁券所代表的意义。他并没有伸手接过,而是低声道:“胡不为的儿子缘何会找到你的门上?”
龙烨霖这才伸手接过丹书铁券,在手中把玩了一下,低声道:“朕还以为他留在西川不敢回来了。”
周睿渊道:“未来的事情,臣不知道,只是现在大康方方面面都处于交接之时,户部和吏部全都是重中之重,在陛下没有物色到合适人选之前,这两个人还可以留用。”
权德安点了点头,他取出一样东西,双手呈上:“他还委托老奴将这件东西带给陛下。”
“要的要的,周大人辅佐陛下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老奴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对周大人敬佩的很。”
龙烨霖道:“权公公不用客气,周大人也不是外人,刚刚我们正在说胡不为的案子,周大人还在为胡不为说情呢,你有什么意见?不如说出来听听。” 权德安道:“陛下,老奴见识浅薄,岂敢妄论朝政。”
“对,胡小天他自宫了?”
权德安向周睿渊行礼道:“周大人应该记得,当初小公主前往燮州投奔大人的事情。”
权德安看了周睿渊一眼,在官场上几经沉浮的周睿渊如今早已做到无色无相。很难从这样一个人的外在看出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他的政治经验。他的超人智慧,早已沉淀升华。正所谓返璞归真,他坦荡的目光中看不到任何的城府,可权德安却明白这样的人城府深不可测。
周睿渊道:“削掉他们的官职,一样可以让他们留用,论到对户部和吏部的熟悉,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们,陛下高瞻远瞩,自然可以将他们控制在掌握之中。”
本一书一最一新一章一节
周睿渊道:“权公公想为胡不为求情了?”
周睿渊道:“倘若那胡小天真的做到自宫救父,为父赎罪,倒也不失为一个堂堂男儿。”说完这句话,他的唇角又现出一丝苦笑,只怕胡小天现在已经算不上什么男儿了。
周睿渊缓缓点了点头道:“你是说,当初护送小公主前来燮州的就是胡小天?”
“胡小天!”
权德安道:“正是,我当初带着小公主辗转前往燮州,途经蓬阴山之时,遭遇天机营六大高手阻杀,若非遇到胡小天和他的同伴,老奴和小公主十有*要遭到毒手了,单从这件事来说,老奴欠他一个人情。”
等到权德安离去之后,龙烨霖道:“周大人怎么看?”
龙烨霖道:“想不到胡不为居然有个这么孝顺的儿子。”
“不妨事,说出来听听。”
周睿渊虽然觉得将胡、史两家的儿子尽数净身入宫当太监实在是有些荒唐,可龙烨霖能够因此放过胡不为、史不吹两人的性命已经是实属法外开恩。周睿渊之所以奉劝皇上留下两人的性命,并非是宽宏大量,以德报怨,而是现在龙烨霖刚刚即位,的确不适合大开杀戒,这两人都曾经是六部尚书之一,一个主管钱粮,一个主管人事,可谓是大康朝政的中流砥柱,现在杀了他们,只怕大康的朝政会即刻陷入混乱之中,必须要将一切理顺,榨干两人身上的可用价值,到时候方才能够对他们下手。周睿渊不知龙烨霖究竟是不是堪透了这个道理。
临行之前,周睿渊又道:“陛下,有句话臣斗胆再说一句。”
龙烨霖点了点头道:“说吧。”
周睿渊道:“太宗皇帝曾经有过这样一封宣谕:为政必先谨内外之防,绝党比之私,庶得朝廷清明,纪纲振肃。前代人君不鉴于此,纵宦寺与外官交通,觇视动静,夤缘为奸,假窃威权,以乱国家,其为害非细故也。间有发奋欲去之者,势不得行,反受其祸,延及善类,前朝之事,深可叹也!夫仁者治于未乱,智者见于未形,朕为此禁,所以戒未然耳。”
龙烨霖听完,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阴沉,周睿渊的这番话直指宦官之弊,应该是因权德安而起。
新的一周开始,求推荐票,大家手头有推荐票的还请投给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