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腾渊 (二 下)(2/2)
经过一系列说服、逼迫和威胁动作,除了襄国郡的治所龙冈外,其余的大小县城、堡垒都有选择的接受了张家军提出的条件。甚至连武安郡和赵郡的一些地方,也本着不惹火上身的原则,秘密派遣中间人与张家军达成了“保安”协议。
“小九哥想老婆了吧!”听程名振提起杜鹃,王二毛的眼神立刻一亮,“她可不是快憋出犄角来了!要不是到现在嫁衣还没着落,估计早就牵了坐骑,跟我一道跑来看你了!”已经有几个月没回巨鹿泽,他迫切需要了解泽地里边的运转情况。有些话从别人嘴里不好打听,唯独和王二毛交谈时,不怕事后会引起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趁着兄弟两个一问一答的功夫,拍错了马屁的段清早跑没影了。王二毛看不到对方继续在自己眼前添堵,气也就顺了。笑了笑,非常自豪地回应,“谁有那个胆子惹咱们啊?这都是你的功劳。还别说,你给大当家出的主意真好使。沿途的大小庄子和堡寨见了我的打扮,都像耗子见了猫一般。不但不敢主动生事,只要我停下来休息,他们肯定派了胆大的壮丁到跟前送茶送水,生怕因为伺候不周给全庄子里的人惹上麻烦!”
程名振成为巨鹿泽的九当家之后,参照张家军在馆陶县的经验,向几位前辈提出了“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具体的措施是,根据襄国郡剩余县城、庄垒、堡寨的大小和规模,向这些庄子提出“保安”要求。如果这些庄子能按照张家军的期望值每年缴纳一定的“保安费”,则张家军非但不主动攻打他们,并且还负责保护他们不受其余绿林豪杰的骚扰。与此同时,如果张家军过路,各受保护对象也要提供方便。并且在官军来进剿时,力所能及地向巨鹿泽内通风报信。
在王二毛眼里,这些都是好朋友实实在在立下的功劳,自己脸上也跟着有光,所以无时无刻不想着强调一下。程名振吃过一次为人张扬的大亏,处事就远比王二毛谨慎。听他又将“功劳”两字挂在嘴边上,赶紧摇了摇头,顾左右而言他:“是大当家肯放手让咱们全力施为。否则,光凭你我二人,能掀起多大风浪来!七当家怎么样?有没有跟你说在泽地里边闷得慌?”
接下来也不管程名振到底关心的是什么,他滔滔不绝,将自己这回送信时所听到个各种奇闻异事说了一个遍。特别是涉及到几个寨中老人的隐私,更是加上了几分轻蔑的语气,把相关的细枝末节都给翻了出来。
想到杜鹃那风风火火的性子,此刻却要为了自己而坐在树荫下跟着莲嫂学针线,程名振心里便是一暖。笑了笑,继续追问道:“她跟三当家呢,父女两个还是见了面就顶么?估计这次三当家带女人回泽的事,又让她很不高兴!”
“柳夫人呢,没劝劝她?”程名振笑了笑,又问。
程名振听得极为认真,每逢王二毛疏失的地方,便打断他,仔细追问几句。王二毛也竭尽所能,将自己亲耳听到的,和道听途说的内容全部和盘托出。兄弟两个说说笑笑,足足聊了大半个时辰,才终于尽了兴。王二毛说得口干舌燥,程名振却把自己不在的这几个月间,巨鹿泽内部的变化基本摸了个清楚。
显而易见,张金称和其他几位寨主对程名振近期的战绩都非常满意。同时,源源不断送入泽地的粮食辎重,也进一步助长了大伙的野心。三月末的时候,据说有人在张金称的主寨背后,巨鹿泽最大的那个水面上看到了一只怪兽,马头、鹿角、鱼鳍、蛇尾,长达数百丈。据二当家薛颂分析,那应该是一条尚未飞升的青龙。这个谣言现在被说得有鼻子有眼,听到的人都认为这预示着巨鹿泽从此要兴旺发达。而一向神神叨叨的六当家孙驼子的说法更直接,干脆批了一句诗:待得风云际会,便有潜龙腾渊。
所谓潜龙,自然指的是大当家张金称无疑。有心热者接下来便撺掇张金称趁机称王,只是忌讳杨义臣的兵马就驻扎在清河与平原之间,张金称称王后必然会引来对方的全力打击,所以此事方才作罢。但人的野心一旦被勾起来,便轻易不会再安定下去。就在给程名振加盖新房的同时,张金称的主寨里边也起了一座大宅。规格基本参照馆陶县的县衙门,但名字却取得十分雄壮,直接称之潜龙宫,以借青龙曾在水中现身的口彩。
“大当家亲口说过,到底称不称王,还得听听你的说法!”王二毛用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补充,“总之等你回去后再决定。在你没回去前,即便潜龙宫盖好了,他也不会去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