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超视距攻击(2/2)
这颗在17号机拉起机头的那一刻发射的后的导,锁定的是后来17号机的飞行轨迹,因此现在17号机就已经被它死死咬住,大迎角飞行也法摆脱了。因此针对这些导的数据,国的技术人员除了在飞机上加装了新型的干扰装置外,还特别针对这种导的攻击性能,在飞机上装载的干扰进行了特别处理。
技术不论怎么先进,速度跑多快,瞄准多精确,双方都有克敌制胜的方法,大角度的突然飞行航迹变化就是其的一种。
现代战争就是这样的,大家的雷达系统都可以前出侦测几百公里的目标。
高速飞行的导是不可能在空转弯的,巨大的过载,导的单体承受不了,而飞机却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
但是导在厉害,很多时候还是打不下飞机,因为飞机是人驾驶的,而导不是。
机载的火控系统会自动的发射针对目标飞行值和需要的毁伤度的导。这些导一经发射都是不用管的。
歼击机的最大速度一般都在3马赫左右,而快过飞机速度一倍以上的导,要追上飞机轻而易举,但是要能够准确击飞机就不简单了,除非对手和你较量的是上个世纪的老式飞机。
17号机虽然躲开了致命的一击,可是由于距离爆炸点太近,四处飞溅的片还是直接击了17号机的左发动机。
速度5马赫的导瞬间就打到了17号机的面前,大幅度拉升的17号机,没有办法采用同样的方式规避,只能打出干扰,期望干扰能够引开导。
目标的航速,航向等等的数据都会在000几秒内被计算出来,接着输入空空导,或者空地导的数据。
但是,最后发射的那一枚地空导,却追上了17号机。
争对迎头攻击,飞机采取大幅度爬升,或者是大幅度转弯,也是制约导攻击的一种方式。攻击的导往往在这种大弧度的飞机动作下,开不及动作,或者是采取了动作,但是由于过载太大,被拦腰折断。
接着又发射的两颗导飞速的冲向17号机,17号机的飞行员也不是吃素的,高志祥这种规避的动作,是大家的必修课,因此17号机也在发射后,大迎角拉升,一瞬间就爬高了1500米,攻击而来的导,失去了原来已经锁定的目标。
正在规避来袭导的高志祥没有到这些,因为迎头攻击的导已经打到了面前。
从自己的导发射出后,高志祥知道,对方的导达到自己面前也只有50秒的时间,也许还不到。
当然对方能够逃逸的时间更少,就在高志祥拉起机头的时候,对手就已经被咬住了。
好在高志祥的对空雷达比对手先进,先敌发现目标,并且先敌发射,接着他又利用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结合飞机超级动力,在一瞬间就甩开了对手的两枚对空导。
两枚印军发射的导,和之前射向17号机的一样,在高志祥果断的躲避之后,咬着之前的1号机的飞行轨迹,全部在空变成了昂贵的礼,而高志祥发射的导则把一架印军的苏式飞机打得凌空开。
空勤2000传输回来的视频信号上上,高志祥到了凌空爆炸的印军飞机的碎片,以及空两点白色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