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矛与盾(2/2)
一旦林逸的这个主意可行这个可行,那么不说是可以100打下它,但是至少可以让印军的武装直升机火控和防御系统产生混乱而争取几秒钟的先机,要知道战场上别说是几秒,就是零点几秒也是决胜的关键。这就难怪营长说前指一定要把他选派到咱们先头连。“那好林逸,不过你们一点要小心,一会我你先发射,我再随后跟进,注意安全,完成任务马上返回,你那边伤亡怎样?”。
在印军的武装直升机里,数据链上的敌我识别肯定是以我方现有的防空导的数据为优先防御的,针对我们的防空导他们可以立马识别,同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那么对于自己的防空导那就两说了。
不断从烟雾发生器喷出的烟雾把这个这一地带全部笼罩了起来,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成风他们从里面外面的情况,新型材料做成的坦克外壳涂层,有着屏蔽热效应的作用。
在另外一边三排的四个士兵已经把肩扛式地对空导的电源开关打开,菱形站位在附近有着隐蔽物的战斗位置,同时戴好了护目镜。
“嘭嘭嘭”。坦克部队开始投放烟雾了,这也意味着敌机就快接近打击距离了,随着161,164167169坦克投射的烟雾,成风他们这一片被浓烟所笼罩,这种新型烟雾没有任何难闻的气味,对人体没有任何损伤,同时还有着降低激光和雷达探测的功效。
同时车载的地对空导也以接通电源,离成风不远的一台战车的对空导在接通电源后“滋滋滋“的响着。
这时,天空传来轻微的螺旋桨浆翼划破空气的声音,成风拿起自己胸前的显示器,到有两个小圆点在快速接近自己,同时耳麦里面雷达的提示音也在告诉成风,印军武装直升机已经快要到达攻击区域了
当然如果不知道如何操作也没办法,因为这种系统自动设置是不会对自己一方的武装直升机或者装甲系统射击的,除非人为的启动跳跃,让他内部的识别系统失效,那么这种导就可以变成我们自己的一个利器。
“三排,三排,你们的对空导不要发射,等林逸他们小高地的导发射后,你们来个齐射”成风对着耳麦说到。成风马上把这个消息通知三排长。
“放心吧,连长,我们没人牺牲,基本只是轻伤,只有一个重伤员,不碍事”。林逸答道。
“是,连长“我去准备了,就这样”说完林逸关闭了系统。
“三排收到,三排收到”耳麦里传来三排长的声音。
在那场战争美军的武装直升机攻击直升机使用的武器包括机枪,火箭,制导导,如‘地狱火’等,结合低速的地面攻击机10,短短的时间就搞定了人家2000多部装甲车辆。伊拉克的战车装甲部队连人家长得什么样都没见,就被干掉了,而且基本都是被掀了天灵盖。
要知道在战斗,攻击直升机对于目标的毁损率预计约17倍,其对自己的生产成本销毁之前被销毁。所以这么高的毁损率也决定了武装直升机在战场上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美军当年在伊拉克大规模的使用武装直升机而取得的辉煌战果,也曾经让一部分武器和防卫庄家们一度认为,装甲车辆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的确在某种意义上说,武装直升机的出现和运用,就像当年的重机枪的出现导致骑兵的消失一样。坦克和装甲车辆在这场比赛一开始就落在下风,这样的结果页一度影响了一些国家的国防和军事理念。
坦克车就曾经在一些国家停止了开发。当然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从来都是有矛就有盾,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在大规模的武装直升机运用到战争后,很多国家投入大量技术和财力,结合各国国情发展了一系列对付武装直升机的办法,比如炮射防空导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武装直升机对付武装直升机也是一个选择。
同时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对付武装直升机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战场上永远没有那一个武器是敌的。起到最后决定作用的不是武器的本身,而是操纵武器的人,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