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东孤岭战斗(一)(2/2)
而增派一个师,人多了也不起什么作用。战场只能展开这么多人,来了也不知道如何摆。最多也是递次地投入到战场上送死。仇战笑了笑,将士有信心,这一仗的胜率就更高。王敬久将军的第25军两个师已经与鬼子作战多日,面对鬼子一个师团的重兵。部队受到了重创的情况之下仍然信心那么足,第25军将士作战仍然那么勇敢。这就是希望!
可以肯定日军必须有两个半师团沿长江配合海军向武汉进攻。而且他的第27师团还要负责牵制我第二兵团的部队。
“呵呵……这个比喻说得好,而且还是指哪打哪的炮兵部队。”王敬久呵呵地笑道:“仇战,你在观音阁的战术分析很有道理。是不是有时间指导指导一下我军?”
“侥幸而已。”仇战淡然地笑了笑说道。
在某些方向受到薛岳的影响,他看问题时眼界要高。在策略上他们已经有取胜之道,那么胜利的决定因素就在将士的士气上了。这就叫‘庙算胜者,得胜多也。’
这才是王敬久热情招待他们的最终目的。他们象第74、4、8、70等军一样抓住了他们就想法‘压榨’他们的价值。
在战争条件下这种更替的速度会更快。曾经有人说过,是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虽然我并不非常认同这个观念,但又找不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去驳斥。
第一条和第二条计划中已经做到,第四条薛将军几次抗命不让74军调离他也做到了。这第五条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是本有的优势。这第三条从王敬久的身上也看到了。上下同欲,中国军队谁不想战胜鬼子?现在士兵也有了,将士同心仇战有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
我们第一兵团将面临三个师团,不,他们的第27师团还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我第一兵团的战区中。相对来说我们的计划成功率就会越高。”
这并不能从杀多少鬼子来衡量。他们的行动直接影响到战场的效果,一方面打乱了敌人的作战节奏,打击了敌人的作战信心。另一方面却可以提高本军的作战信心,让本军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晚上,老喜他们接到命令,让他们撤到军指。当他们到达军指挥部时,仇战他们四人已经在那里与25军军长王敬久商量战事。
虽然我第一兵团被牵制在德安地区,但我第二兵团、第五战区和武汉卫戍部队还有几个军的兵力布置在长江沿线。他们要进攻武汉就必须要保证一定的进攻力量。
这一次路小璐和杜慧他们也都在进行极限挑战,枪法都有所提高。庐山的雾多,鬼子常常利用雾气的掩护进攻,虽然对仇战他们有点影响,但却给仇战他们制造了一些杀敌的机会。
“瑞昌日军波田支队已经向富池口方向机动。这个丸山政男旅团应该在协助日军106师团攻占马回岭地区后会归建进攻武汉方向。
老喜和谢德庚爬在一个制高点上,袁百昌和陶建佳两个小组在应付鄱阳湖登陆作战的鬼子。他瞄着一个鬼子军官已经有几分钟了,四百多米的距离对他有点挑战。
这里是鬼子重点进攻位置,为三个小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挥平台。没有鬼子狙击手的干扰,他们完全是在尽情地发挥着他们的枪法优势。那些阵地上的中国士兵受到他们的影响象是打了强心剂一样。
最终他还是果断地扣下了板机。没有想到那个鬼子居然被他打击了,扑倒在阵地上。老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也许是受到了仇战那一方的影响,鬼子碰上这种情况就仓惶撤退。此时谢德庚也击毙了一名鬼子机枪手。看到鬼子退下去谢德庚说道:“老喜,我们得走了。”
“眼前我军的压力却是整个九江、瑞昌、德安和星子一线的战场上压力最大的战场。”王敬久苦笑了一下说道:“幸亏有你们赶来支援,司令部给我们增派了一个师呀,不,比一个师的作用还要大。”
“来……”冷欣忙说道:“我们到下面去谈。”
王敬久很有信心地说着。日军的动静按他们会商的局势发展就说明中国军方已经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只要掌握了主动权,这仗胜利的可能性就越高。这就是王敬久信心的来源。
不管是从中国国内的历史来看,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去看。不管是从古代历史去看,还是从近代历史去看。每一个战乱时间首先是战争理论的革新,然后是科技的跃进。不一定有必然的因果,但也不是偶然的巧合。之间还是有些联系。
我能确认的是战争压榨出人类的创造力。战争能加快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变革速度。特别是丛林法则演变得越来越精辟。这也不知道是人类的幸运还是悲哀。
春秋时期的战争以礼为先,很讲究师出有名,也闹出了宋襄公泓水之战的笑柄。但这值得笑吗?
短短的几十年就出现了孙武这个军事天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延续了几千年的战争的模式,形成了军事和政治两个理论体系。战国时期不仅诸子百家争鸣,也是军事天才辈出的时代。
跑题了。我是想从这个例证来论证中国军队在战争中成长的力量源泉和变革的动力。中国几百万大军,编制五八门,派系林立。军官思想保守老旧,这样的军队变革本来是无法进行的。
本文来自看书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