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君臣双泪垂(1/2)
陈玄礼换了一身青衣便服在两名亲信的陪同下,悄悄的造访了陈千里的长史廨房。现在的龙武军中遍布东宫六率的探子,陈玄礼为防万一,不得不小心谨慎从事。在公署之外等候通传之时,就算城府甚深的陈玄礼也不禁暗自唏嘘,此时求见之人在半年前还是个在自己面前战战兢兢的佐杂小吏,想不到物换星移,变化竟如此之大。
“大将军请随卑下来,长史君已经醒了!”
这几日,营中一直在疯传,陈千里在狙击秦晋的时候身受重伤,而持刀伤人的还是个女人,据说这个女人与中书令韦见素渊源颇深。就在陈千里重伤的当日,其子门下给事中韦倜便被限制行动了,一直看管在安国寺内。
陈玄礼的耳目自然也比寻常官吏灵通的多了,韦见素在此前似乎也早就有意倒向了太子,但也正是韦倜被看管之后,这位中书令便没了下文。据说胜业坊内到处都是东宫六率的人,不下五六百之数。便面看是为了看管秦晋的府邸,但谁又能保证没顺道也将韦见素也一并看管了呢?
脚下步伐匆匆,胸中心事重重。
“大将军,到了!”
一声提醒,让陈玄礼的思绪又回到了这龙武军驻地。
还未进入廨房之内,一股浓烈的草药味便从里面扑鼻而来。
想到此处,陈千里顿觉颓然,刚刚那一丝希望瞬息间便破灭了。只见他原本苍白的脸上,因为激动的余波未散而显出一片潮红。突然间,陈千里眼前灵光乍现。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如此说来,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陈玄礼目不转睛的直视着陈千里,这个人的所有反应都在他意料之中。
其实,陈玄礼的办法无非就是将杜乾运的话又复述了一遍。正是神策军的东进,才使得他下定了决心,重新站在天子一边。就算再难获得重用,也总比家族都被夷平了,要好上千倍万倍。
“神策军?主将何人,领兵多少?”
“事情未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天子调兆州神策军入关中,现在已经到了长安万年县境内,距离京城不足二十里!”
“先生,龙武军新旧两军都拒绝了调兵军令!”
“拿来我看!”
他最担心的还是天子,连高仙芝都重伤了,天子别再出了万一。
“天子,天子如何了?”
又是一骑飞奔而至,身后拖着长长的烟尘。
西内苑以北,桑林之侧,一骑自西向东飞奔而至。
陈千里毫不犹豫的答复。为了使长安城不陷入血流成河的悲剧中,他不在乎再一次北上背叛反复的骂名。
陈玄礼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他突兀来到这里,也绝对不是只为了说几句闲话,或者笑看自己的失态。此人便服来此,一定另有目的。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龙武军那里一定有了不为他所知道的变故!
他十分清楚,如果不对太子的势力加以阻止,这些人必然就会像失控的战车,不拼到最后一刻不会罢休。而龙武军就是这辆战车罪恶的帮凶。
“是天子敕令?”
陈玄礼轻巧的一摆手,漫不经心的说道:
陈玄礼的话让他如堕冰窟,如果天子果然被秦晋掳走,一场大伤元气的内斗将不可避免,到那时,身在潼关的哥舒翰以及所领的大军亦会参与到这场兵变中来。他不愿多造杀戮,就是不想使得各方势力撕裂甚深,结下不解之仇,以至于大敌当前还要内斗见血。使得关外的安史叛军坐收渔人之利。
激动之下,李泌眼皮一翻,直觉面前天旋地转,整个世界渐渐陷入一片漆黑,竟然晕了过去。
“追,追不上也要追!”
陈千里双目赤红,他想质问这些身边的仆从,李泌以惨重的代价强攻兴庆宫,为何统统瞒着自己。但话还未到嘴边,便已经想的通透。这些人不过也是惊涛骇浪中浮萍而已,哪有左右自己命运的权利和能力呢?
李泌勃然大怒!倏忽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笼罩了全身,使得他怒意全无。
“长史君,西面,西面起了大火,半边天都烧红了!”
“甚?”
“先生息怒,怕,怕是追不上了,太子殿下已经走了有一盏茶的功夫!”
“当是如此!”
劈手抢过了亲信手中的信,以颤抖不止的双手将之打开,才看了一半便已经泪流满面。
终于将陈千里引入了正题之中,陈玄礼的目光中泛起了笑意。
“陈长史是否知道,李泌在外面做了什么?”
“未必,也可能是血流成河的开始!”
陈千里将信将疑,世事无绝对,神策军自然也非天子敕令不能调,但他却宁愿认为这句话没有错。他就像溺水之人在挣扎绝望中抓到了一根稻草一般,心底里又腾起了一丝希望。
陈千里又想到了秦晋,这个与他亦兄亦友的人,与他早就渐行渐远,此时又当如何选择?但在他的眼里,秦晋不论如何选择,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生,一条是死。而且不管生死,都只能用无数的人命和鲜血作为代价。
忽然,一名仆从慌张入内。
陈玄礼的回答却冷冰冰的。
“报!神策军兵马副使卫伯玉率大军据此已经不足十里!”
“大将军是说,天子被秦晋掳走了?”
却见雪白的中衣上已经殷红一片,显然是刚刚过激的动作崩裂了伤口。但陈千里却毫不在乎,声音竟有些变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