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这是什么书(2/2)
姜寧沾沾自喜:“我也觉得,古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人啊,不缺钱了,没了生活压力,閒的没事就喜欢思考一下人生,所以我又得出了一个结论,那些在歷史上留名的大思想家和哲学家估计家里都挺有钱,不然要是像打工人一样整天愁了上顿没下顿的,肚子都混不饱,还他妈的哪有那个时间和心思去思考人生,引领人类的未来。”
冯雨笑出声来:“刚夸了一下你就不正经了。”
姜寧也有道理:“人不能太正经,两口子要是还一板一眼的,那也太无趣了,夫妻相敬如宾什么的那都是封建糟粕,两口子要是连个玩笑都不开,不如离婚算了。”
……
下午,姜寧去了趟新城酒店。
老杨也一起去,今天要开一个会。
到了酒店,把管理层召集了起来。
姜寧手里拿著文件,一边翻一边问道:“你们咋想的,这个不满意就免单能行?”
刘金亮道:“我们討论了好几次,大家都觉的可以试一下,酒店开业四年了,装修虽然不算太老,但也没有什么竞爭优势了,与其把巨额资金在装修上,还不如用来提升酒店的软体服务,想要保持竞爭力,硬体固然很重要,但软体服务也同样重要,酒店的硬体设施並不是太老,但软体服务却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姜寧问:“不怕被白嫖的吃倒闭?”
刘金亮从容道:“这个我们分析过了,也做过调查,虽然这年头喜欢白嫖的不少,但这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如果不是口袋里没钱,有谁愿意承受別人异样的目光去白吃白喝,就算真有那样的人,也绝对不是多数,大多数占便宜的人,或许第一次占了便宜,第二次第三次就不好意思再占了,只要酒店能保证服务质量,这些人就会成为酒店忠实的顾客。”
“现在酒店的营业额平均下来每天都保持在三万出头,今年的財务压力比去年和前年小的多,我们测算过,就算有20%的人选择白嫖不买单,这部分成本我们也能承担的起,不会对员工的薪资造成多少影响,如果能执行到位,酒店將会获得大量忠实客户。”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
刘金亮侃侃而谈,显然准备的很充分。
姜寧一边听,一边看著方案。
酒店这两年的生意很好。
员工为了多拿工资奖金,是真的很拼。
本以为也就这样了。
没想到刘金亮又给他打了对王炸。
要搞什么不满意就免单,核心就是只要顾客不满意,就直接免单,这里面包括餐饮、住宿和各种商务接待服务,总之一句话,只要顾客吃的不满意,住的不满意,就免单。
当然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
这里面有一整套的服务標准。
比如有些人想白嫖,却又抹不开面子。
服务员该用什么样的態度表情和语言应对,就很值得考究了。
既要让客户觉的自己不是在白嫖,还不能对酒店產生不好的印象,里面大有学问,方案上写的很详细,厚厚的一沓,姜寧看的脑袋有点昏。
最不喜欢看文件了。
听完匯报。
姜寧先问了问老杨:“你觉的怎么样?”
老同志已经不再年轻了,思维也跟不上年轻人,对这种全新的服务理念接受度跟不上年轻人,觉的这样搞酒店会被白嫖倒闭,但又不好泼冷水,只好道:“还是要谨慎一些。”
姜寧想了一阵,道:“这样,你们的想法很好,但实际执行后会是什么结果,谁也不敢保证,杨总说的也没错,还是要谨慎一些,先试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再说吧,要是效果好那就继续搞,要是白嫖的太多,影响到大家的收入,那就及时止损。”
刘金亮重重点头道:“好的,我们有信心做好。”
“有信心就好。”
姜寧起身宣布散会,道:“我说过的我做到了,酒店的利润我一毛钱都不拿,能挣多少就看你们自己,要是哪天你们干倒闭,我就打包把你们一块卖了,还不用再操心。”
管理层笑起来,都挺轻鬆的。
当初酒店被县里打包送给姜老板,大伙还人心散离。
觉的天要变了。
没想到姜老板大方,大方到让人不敢相信。
这两年日子过的不要太舒心。
努力就有回报,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於此。
能碰到这样的老板,其实很幸运。
姜寧走到门口,又想起个事,回头交待了一下:“对了,还有个事要说一下,供应商的货款帐期再缩短些,最好给现结,生意都是互相的,压著供应商的货款不给结帐,供应商资金转不开就得借贷,会產生资金成本,供应商成本高了,你不给人涨价,怎么能拿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如果资金没压力,能现结还是要儘量给人现结!”
刘金亮刚应下,带著管理层將他送了出去。
到了楼下。
姜寧不太想回农场,问老杨:“咱去二场转转?”
老杨点头:“也行,我还没怎么去过那边。”
於是开车去了二场。
出了酒店。
老杨又说了个事情:“最近好多人让我给弄点农场的油和面,搞的人挺头疼,明年能不能再多种地点,都知道农场的粮油没有加乱七八糟的东西,要的人很多。”
姜寧兴趣不大:“种那玩意儿不划算,就算农场的產量再高,一亩麦子收1300斤,就算出一千斤麵粉,一斤麵粉卖三块,也才三千块,还不如种草卖草呢,种草的成本还低!”
老同志挺挠头:“种粮食的效益最差,这世道还真让人无奈。”
姜寧一边开车,一边道:“所以啊,咱们种点自己吃的就行了,別人吃什么,那不是咱们考虑的,除非他们能接受一斤麵粉十块钱的价格,不然就算了。”
老杨却道:“一斤十块钱的麵粉有。”
姜寧也不意外,一斤十块钱的麵粉当然有,他还吃过,也就那样了,不如农场的,最多比杂牌麵粉好一点,麦子还是用化肥种出来的,一样要加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道:“人家品牌做起来了,当然有人愿意买,咱们要是一斤麵粉卖十块北安估计没几个人吃的起。”
老杨点头,北安太小了。
有钱人也太少。
除了他这种高收入群体,没几个人敢那么奢侈。
……
七月下旬,姜寧飞往美利坚。
有个牧场出售,他要去看看。
飞到洛杉磯后,也没倒时差,直接飞到德州去了牧场。
邓小芸开车去接他。
姜寧还挺意外:“你驾照拿上了?”
邓小芸挺得意:“那肯定啊,不然我怎么开车。”
姜寧就竖个大拇指:“小芸姐可以啊!”
邓小芸知的见牙不见眼:“这边考驾照比老家可容易的多了,理论网上考就行了,路考也很简单,我在牧场天天开著皮卡练,去了隨便考了一下就考过了。”
“你厉害!”
姜寧又赞了下,他也有老美驾照。
怎么会不知道。
考个驾照確实没有那么麻烦。
只要英语不差,理论考试能通过,路考基本没难度,甚至可以说只要会开车,考试的时候別紧张,正常发挥就可以顺利考下驾照,有些州笔试甚至提供中文考试。
到了农场,僱工都在忙。
也没人迎接他。
房子旁边在盖房子,看样子快完工了。
姜寧先去看了看快要完工的房子,和几个工人聊了几句。
这些傢伙薪水不低,干活效率却不高。
和老家的效率比起来差远了。
邓小芸可没少给他打小报告。
姜寧並不在意,国情不一样,文化也不同。
反正是包工活,只要在规定时间內活干完就行。
去草场看了看,回来也不睡觉了。
白天睡了,晚上就睡不著了。
捉了只羊宰了,和邓小芸做晚饭。
德州的七月和老家一样,热到人怀疑人生。
姜寧换了个大裤衩,光著膀子剥羊皮。
邓小芸则负责做面炒菜。
煮了一锅羊肉,太阳快落山时四个僱工才下班。
姜寧把肉装盘子里。
邓小芸把炒好的菜和煮好的麵条端出来放在桌子上。
大伙围著桌子露天吃饭。
姜寧忽然发现,四个老外都学会用筷子了。
虽然不太熟悉,但確实在用筷子吃麵。
问了一下。
加布里老婆切尔希抱怨:“老板,你表姐做的拉麵太不好下口了,用叉子和勺子吃不到嘴里,逼的我们只能学习用筷子,我觉的学会用筷子绝对是这辈子经歷的最大的挑战。”
姜寧哈哈笑道:“我们中国有句老话,没有压力就没有进步,我觉的挺好的,如果不是我姐做的拉麵不好下口,你怎么能学会用筷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