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初见端倪(1/2)
第983章 初见端倪
日落西山,夕阳把太子府染成金红,
晚风卷着槐树叶,簌簌落在满地白布上。
两拨人折腾了近三个时辰,此刻都有些疲惫,
锦衣卫的衙服上沾了灰尘,脸上带着倦色,
市易司亲卫的衣摆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腰间。
庭院中央的空地上,白布铺了足足五大块,
上面的可疑物件比午时多了近一倍。
除了先前的当归、茶盏,
还多了受潮的茯苓、有细微划痕的银筷、绣着暗纹却线头松散的寝衣,
甚至有几个装过点心的瓷碟,碟底残留着一点淡绿色粉末。
杜萍萍蹲在地上,轻轻戳了戳那点绿粉末,银簪尖依旧光亮。
他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眉头紧皱:
“粉末是绿豆糕里的豆沙,没毒。
茯苓也是受潮,跟当归一样放久了霉变,是人为的,
不过是太监想贪墨银子,该换的没换。”
陆云逸站在一旁,目光扫过那些物件,指尖微微攥着腰间刀柄。
亲卫们查遍了太子府每一个角落,
连太子平日穿的常服都翻了一遍,
除了一件衣摆处有个小洞的锦袍,再无其他异常。
“都没发现问题?”
他声音有些沉,夕阳的光落在他脸上,一半亮一半暗,神情格外凝重。
“暂时没有。”
杜萍萍叹了口气,往石凳上一坐,揉了揉发酸的膝盖:
“陆大人,您是不是太紧张了?
或许太子殿下就是操劳过度,又加上急火攻心。”
这话刚说完,就见一个穿青布裙的嬷嬷从别院方向快步走来,
手里捧着个描金托盘,上面放着一盏凉茶。
她走到二人面前,微微躬身:
“陆大人、杜大人,
太子妃让奴婢来问一声,府里的搜查约莫何时能结束?
天色晚了,允炆公子还等着回府读书,
府里的下人们也得收拾灶房,准备晚膳了。”
杜萍萍脸上一僵,刚想说快了,却被陆云逸抢了话头:
“劳烦嬷嬷回禀太子妃,
我等查到的可疑物件需带回衙门仔细细验。
待验出结果,定会第一时间禀报殿下与太子妃。
今日多有叨扰,还望海涵。”
陆云逸微微躬身,语气客气却不容置疑。
嬷嬷愣了愣,又看了看满地的物件,终究没再多问,只点头道:
“那奴婢就先回去复命了。”
说罢,提着裙摆匆匆离开。
看着嬷嬷的背影,杜萍萍苦着脸道:
“陆大人,咱们把东西都带走,太子妃怕是要更不满了。”
“不满也得带。
这些东西在府里查不出端倪,必须带回衙门,把该用的法子都用一遍,仔细查。”
他顿了顿,看向一旁的亲卫:
“巴颂,让人把所有物件分类装盒,贴上标签,
小心看管,绝不能有半点损坏!”
“是!”
巴颂立刻领着人上前,用干净的纸将物件一一裹好,
再放进铺了丝绸的木盒里,动作小心得像在摆弄珍宝。
杜萍萍见陆云逸态度坚决,也不再犹豫,对着锦衣卫吩咐:
“搭把手,把文书、家书都收好。
尤其是那几本膳房的出入账,
都带回诏狱,仔细核对每一笔食材来源!”
众人正忙碌着,太子妃吕氏带着朱允炆和一众下人从别院回来了。
吕氏走在最前面,脸色依旧有些沉,神色间带着几分不悦,
看到满地被打包的木盒,
脚步顿了顿,却没说什么,只对着身旁的太监吩咐:
“让人把府里打扫干净,别留着灰。”
朱允炆跟在后面,目光扫过陆云逸,眼神里带着几分好奇,
却也没多言,跟着吕氏往寝殿方向走。
倒是朱允熥见到陆云逸十分开心,朝着他挥了挥手,
陆云逸也抱拳躬身,回以一礼。
陆云逸看着他们的背影,忽然想起什么,
快步追上膳堂管事,那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汉子:
“管事留步,本官想问,太子殿下近日的食谱,府里可有留存?”
管事愣了一下,随即摇头道:
“回大人,食谱是尚食局定的。
每日辰时由宫中派车送来食材,连带着当日的食谱单子,
府里只负责按单子做,
做完后,单子就由送食材的太监带回宫中了,咱们这儿没有留存的方子。”
“带回宫中?”
陆云逸眉头一挑:
“也就是说,府里连当日的食谱都留不下?”
“是这样的,大人。”
管事点头,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尚食局的规矩严,说是怕食谱外流,出什么岔子,
所以每日的单子都是送来时带来,
用完后收回,府里不敢私留。”
陆云逸沉默了片刻,心里忽然涌上一股莫名的不安。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天边只剩下一抹淡红:
“多谢管事告知,本官知道了。”
说完,他转身回到庭院,
杜萍萍正指挥着人把最后一个木盒搬上马车。
“陆大人,都装好了,咱们这就回衙门?”
“你们先回。”陆云逸道:
“我进宫一趟,去尚食局要太子殿下的食谱。”
杜萍萍一愣:
“进宫?这都快关宫门了,要不明日再去?”
“不行,今日就得要。”陆云逸语气坚定:
“时间越快越好,若是食材有问题,晚一日就多一分风险,你们先回。”
杜萍萍见他态度坚决,摇头叹息一声,也不再劝阻,只点头道:
“那陆大人小心。”
陆云逸应了一声,转身快步走出太子府。
门口的徐增寿还带着禁军守着,见他出来,连忙上前:
“大人,这就进宫?”
“嗯,你带着人守在这里。”
陆云逸翻身上马,缰绳一拉:
“我去去就回。”
马蹄声踏在青石板上,街上行人已稀,
只有几个挑着担子的货郎匆匆赶路。
街边灯笼被伙计点亮,暖光映着路面,倒也不算暗。
陆云逸催着马,不多时就到了宫门前,
守卫见是他,搜查一番后连忙放行。
东宫寝殿里,药味还没完全散去,
窗缝里钻进来的风把烛火吹得轻轻摇曳,映得帐幔上的龙纹忽明忽暗。
朱标靠在铺着锦缎的软榻上,
手里拿着一卷奏疏,脸色比白日好了些。
这时,大太监踱步前来,轻声道:
“殿下,陆大人在外求见。”
“让他进来。”
不多时,陆云逸一身风尘地走进来。朱标有些诧异,轻轻一笑:
“查到什么了?这么着急?”
陆云逸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带着几分急切:
“殿下,臣已与锦衣卫杜大人将府中一切可疑之物都带回衙门,仔细查验。”
朱标一愣,摇了摇头:
“你这么做,太子妃定然要生气了。”
“殿下,情况危急,已经顾不得了。”
陆云逸顿了顿,继续道:
“臣今日在太子府搜查,发现府里并无殿下的食谱留存,
特来向尚食局讨要,还请殿下恩准。”
朱标放下奏疏,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你先坐,喝口茶缓一缓,
你的伤还没好,孤又病了,你我现在都是病号。”
陆云逸坐下,大太监连忙端来凉茶。
“食谱的事,尚食局是有规矩的。
既然要查,那孤命人去取。”
“殿下,最好是过往一年的食谱,有些东西需长期接触才会见效。”
朱标见他这般郑重,点了点头:
“行行行,都给你,
只是孤有些好奇,太医院与锦衣卫都说孤并无病灶,你为何这般着急?”
陆云逸脸色凝重:
“回殿下,臣是行军打仗的将领,平生最忌巧合二字。
殿下刚从关中、陕西巡查回来,遭遇了走水,
京中又有逆党作祟,事情刚要有结果,殿下居然又昏倒了。
这一切太过巧合,臣.心有怀疑。”
朱标闻言,沉默了片刻,眼底闪过一丝赞许。
他靠在软榻上,轻轻咳嗽了两声:
“都督府说你在外打仗,连账目都算到每一个人,细致万分,今日孤算是见识到了。”
他对着大太监吩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