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汉有活爹 > 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电磁感应,牛董力学定律

179.第178章 (大章)法第电磁感应,牛董力学定律(1/2)

目录
好书推荐: 念念不忘,腹黑老公太难缠 我为截教仙 长生万世仙 天元劫·凤神女帝 我家小祖宗今天又傲娇了 情深难负,首席独恋妻 和表姐同居的日子 此情可待 穿越时空只为爱你 巅峰学霸 巫神纪

第178章 (大章)法第电磁感应,牛董力学定律

霍去病大军,没有任何意外,直接把楼兰给平了。

楼兰王想要自杀,都没自杀成,直接被抓起来往长安送。

楼兰国四万人算是赶上好时候了,因为西域公司来人了。

赵过那边刚把路修完,还在组织新一年的粮食收购计划。

未来西域有多少人口,全看大汉这边愿意给多少粮食。

而西域出产多少香料和,全看大汉这边需要多少和香料。

而楼兰是桥头堡。

好消息是,肯定比他们以前吃的饱多了。

更好的消息是,他们从一个小型国家,变成了一个世界大国的一部分。

霍去病搞定楼兰后,立刻开始往前走。

从楼兰往西是……焉耆,焉耆是一个比较小的国家,霍去病兵锋一到,他们直接投了。

主要是,匈奴人本身也没敢留在焉耆,他们去了更西面的龟兹。

龟兹和楼兰一样,属于墙头草。

这真不是他们想墙头草,是必须墙头草,整个西域中线这条线上的国家,个个都是墙头草,不墙不行……

龟兹的城市比较大点,这一次匈奴人停下来了,这次霍去病可不会停在这儿等了,而是直接开始攻城!

消息到这儿就戛然而止了。

霍海放下了战报。

很明显,龟兹那边早就打完了,大哥不可能留手的。

虽然龟兹城稍微大点,但对比大汉的城墙来说,龟兹的城墙大汉这边壮点的士兵,在马背上可以直接翻过去他们那城墙。

他怎么挡?

唯一的问题是,攻城会死多少人的问题。

但是,有炸药包在,能死多少?估计不会太多。

这算是给大哥进行攻城练手了。

估计别说龟兹,就是姑墨、疏勒恐怕都已经打下来了。

既然有这个机会,肯定要一次性贯通中线。

其一是从大汉直接能通大宛。

其二,把匈奴右部逃过来的人切割成两半。

把匈奴右部的人切割成两半,一南一北无法联络也有两个好处。

第一是降低他们的威胁,再怎么武器碾压,那也是二十万人!有八九万战士,还都是骑兵。

这些匈奴人如果绕过霍去病,一路就要南下搞破坏,那还是会对河西走廊上的敦煌四郡甚至陇西等地造成巨大的威胁。

所以切分开之后,威胁减半。

第二就是,右谷蠡王只有一个,他不能把自己劈开两半儿。

所以,分开之后,一南一北的匈奴右部肯定要裂开。

请问新王登基,是在费尽力气去另一半找爹,还是拍拍屁股带兵往西去享受权利,享受征服的感觉?

那肯定是后者啊!

他们去了大宛,大宛是打是不打?

大宛应该是要打的,现在大月氏灭国刚没多少年,他们是往西驱赶了塞族,占据了塞族的地盘的,而且还击败了大夏,建立了新的大月氏。

没错,当初内瑟斯他们这个队伍来大汉,其实消息就已经落后了。

在他们一路往东的过程中,大夏这个他们口中的从埃及到大汉路上第二大的国家,已经没了,已经被大月氏灭国了,大月氏现在是借尸还魂代替了大夏成了新大夏。

当初张骞就去到了新的大月氏,大月氏的人表示,他们现在已经到了新的地方立国,已经不在考虑报仇了。

颇有一种金盆洗手,不理会江湖纷争的感觉。

但其实也可以想得通,要知道大月氏早期的活动范围是陇西!敦煌!

他们一路都到中亚了,都到葱岭背后了,又怎么会想大军再翻过葱岭去打匈奴。

但问题是……你不去翻过葱岭找匈奴,匈奴翻过葱岭来找你。

只是……历史上,大月氏内部五部,其中一部强大后吞并了其他四部,号称贵霜王。

后来这个贵霜,击败了安息、占据了大夏甚至一直到天竺的领土,成为了欧亚四大霸主之一,和大汉、罗马、安息齐名。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齐名实际上也有点纯属吹牛哔的意味,在葱岭东面,同时代随便单拎任何一个形成大部落的新锐民族出来,都能打他们如打着玩儿。

但至少,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没对手。

如今,匈奴人比历史上早几百年要西去,那贵霜也自然是云中烟,摸不着看不见了。

霍海看完战报就把战报丢到了一边,拿起了另一份报告。

战报这东西,只能说是提前预演过的东西一步步实现,几乎没可能有什么意外。

但另一份报告意外就多了!

霍海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一份报告是杨连成寄过来的,他需要得到霍海的首肯,才能发布一些研究成果在科学报上。

能送给霍海决断的,那都是可能会对政治和朝堂产生巨大的影响的科研成果。

而这一次,送过来的东西,有两项历史级发现!

新送过来的文章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中,董仲舒和法第两个人,发现了静电感应现象,进而对雷霆展开研究,搞出了避雷针,目前避雷针已经在采用了。

也因为董仲舒和法第不是研究院体系内的人,所以杨连成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消息。

所以把这一条作为重中之重递给了霍海。

因为在以前,雷霆被认为是天神的能力,如果现在人可以防着雷了,那什么政治意味还需要说吗?

但这,还并不是整个需要公布的论文的全部,这只是其中的四分之一。

【电磁感应】。

第二部分讲的是,法第在研究静电后得知有个地方的人经常被电,于是就去研究。

结果法第发现,这个地方产生的电,和静电完全不同!

这个地方就是磁铁厂!

早在去年初,天然磁石就被发现了,当时大家就想要用天然磁石制造出指北针,这样一来,就再也没有打仗迷路一说了。

除非,你遇到了另一个天然磁石矿山!

但遇到另一个天然磁石矿山,比打赢一场仗重要多了。算你又立大功了。

而研究指北针的过程中,工匠们发现,把几种金属合在一起如同制作青铜那样去制造融合金属,就能制造出一种可以拥有磁性,结构比天然磁铁稳定的新物质。

这种物质被叫做磁铁,而天然磁铁就被重新命名为天然磁石,以表明天然磁石是一种矿物质,而磁铁是一种人造金属。

这个制作金属的过程很简单,就是把几种金属合在一起烧。

但,制作完之后,这东西还需要贴在天然磁石上,给其充能,或者说充磁。

问题就出在这儿。

现在大汉的钢铁产量极高,而普通人家里几乎没有任何形式的钢材,钢材都是用在各种研究和各种工厂各种路桥中的。

磁铁厂也是按照这个习惯,使用了大量金属。

然后,就开始出现怪事。

当有一些设备承载着制造出来的磁铁,以某些角度经过天然磁石时!就会释放电流!

因为需要的条件过于刁钻,甚至整个厂的人都摸不着头脑。

要知道,新制造出来的指南针,是军用设备,这个工厂里,全都是研究院正式研究员,在这个体系内是最厉害的研究学者了。

他们都没搞定的研究,谁能想出办法来?

难不成磁铁厂闹鬼?

很快,杨连成跟太子府的官员聊天的时候,听说太子宫已经安装了避雷针,其作用是可以把雷电引开,让雷电没法劈到房子。

这消息让普通人听到,绝对惊恐,但是让杨连成听到,他立刻意识到,太子宫里面有能人。

然后,他就开始调查。

要知道霍海可是詹事。

所谓太子宫,实际上也叫詹事府,詹事是詹事府的一把手。

太子宫的东西虽然都是为太子服务的,但是太子宫的所有系统都是由霍海辖制的。

太子宫的人很快就把一切都‘交待’了。

是董仲舒。

杨连成思索了之后,还是上门讨教。

最后,董仲舒把法第推了出来。

说法第才是研究出避雷针的人,自己只是辅助罢了。

于是,法第来到了磁铁厂。

在磁铁厂,法第如鱼见海,如同笼中鸟见青天!

仅仅一个上午,法第就发现了电流所在。

很快,法第发现,这种电流和静电完全不同。

这种电流是可以持续不断的!

法第试验过很多次了,法第对于静电是有一个总结的。

静电,就是两个物体,分别有一种电,这两种电是不同的,当两个物体接触或者靠近,其中一种电永远往另一种电移动,就形成了水流一样的电流。

因为黄老道的流行,到处都是阴阳思维,所以,法第把这两种电,取名为,阴阳电。

但是后面一想,法第发现,天上的闪电雷霆,也是这种。

这把大地天空中任何一个比喻成阴,似乎都不合适。

所以就改成了正、负电。

而此时,法第发现,这种新发现的电流,不同于任何静电,不同于闪电,它是可以持续存在的!

很快,法第就总结出了新的理论。

【电磁感应】

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驱动电流产生。当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从而形成电流。

之所以这个东西要给霍海审核,并不是因为杨连成他们发现了电,知道电是未来。

而是他们反推,既然磁可以产生电,那么电,能不能产生磁?

如果磁生电,电生磁,中间可以赚差价的话,是不是就可以无限生产磁铁了?

这才是让霍海审核的原因。

霍海松了一口气。

法第,霍海响了起来。

两年前,霍海和项绪一起从牧场回家,路过吃饭后,习惯性驱车走,走一半才想起自己没驾车出来。

然后去还车,车主人就是法第。

当时,霍海听到这个名字,就想推荐他去研究院研究电。

谁知道,法第并没有去研究院,而是去了太学。

当时司马相如刚刚成为博士,手底下还没有亲自收的弟子,于是法第就被收下了。

没想到兜兜转转,法第居然还是搞上了电的研究。

不过,他们还并没有想通电的使用过程。

倘若把势能或者蒸汽能转化成电,通过电线运输出去,然后在末端,把电再转换成动能,那就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了!

霍海也忍不住叹息,这发现实在是太早了,早的有点离谱了。

现在最好暂时不要。

因为现在铜太少了,不够经济上用了。

如果此时开始发展电,那铜就要涨的飞起了。

一旦通货紧缩,经济就要被压下去了。

所以,除非大汉所有人都相信大汉朝廷的信誉价值已经远超铜,否则最好还是别动电力才好。

“法第啊法第。”

霍海拿起报告继续往下翻。

【铁球思维实验】

有人搞出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思维实验吗?

霍海继续看了下去。

这一篇是写的董仲舒的事情。

董仲舒在研究天命的时候,曾经做出过一个思维实验,就是假设天命可以让人拥有让物品凭空浮起来的能力。

当时董仲舒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很快董仲舒就发现了盲点。

为什么东西总是掉在地上?

东西为什么不往天上飞?

这究竟是什么现象?

霍海忍不住把书合上。

有没有搞错,本来以为是有人发现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思维实验。

结果……是董仲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霍海继续看了下去,董仲舒做了实验。

首先,他让太子宫的侍卫,进行举重。

选了十个身强力壮的侍卫,他们在长安城内部举重,能够举起的极限重量和在秦岭山巅举起的重量是一样的。

所以,董仲舒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大地上,无论是多高的山上,都会有一股向下的力。

这个力,就是大家拿起东西时感觉到重量的原因。

称之为,重力。

那么,董仲舒假设,脚下的大地,被研究院称之为地球的这颗星球,对于宇宙的一切都拥有相等的吸引力。

那么,为什么,月亮没有掉落到地球上,而是围绕着地球旋转?

太阳为什么没有掉落到地球上?

霍海看完战术后仰:“倒反天罡,那叫地球为什么没掉落到太阳上。”

霍海继续看了下去,董仲舒做出了这样一个假设。

世间的一切,都对世间的一切,有一种吸引力。

这就叫万有引力。

而大地的重力,其实就是大地对人对物的万有引力。

因为它太强大了,所以才显得那么特殊。

而两个渺小的物体之间也有万有引力,但非常渺小,感知不到。

而为什么月亮没有落在地上,是因为它距离地球足够远。

他还画了个图,来说明万有引力在不同距离的作用。

【当一个人,站得足够高,并且用足够大的力气往前丢铁球,就可以用这个铁球把自己的后脑勺砸开,因为铁球会围绕地球转一圈回到原点。】

所以,董仲舒在研究万有引力的同时,还提出,如果有人能给他月球的轨道模型,地球的大小,他能算出月球的大小和距离地球的距离。

董仲舒把这个总结为力=质量x加速度。

看到加速度三个字,霍海就知道,下面要出事儿了。

果然,下面赫然写着。

【一个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与反作用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锦衣卿相 嫡女毒妃 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我的女友重生了 小公主又帮母妃争宠了 重生七零锦绣年华 穿书后我养了偏执男主 大佬,出门记得装不熟 侯爷的旺夫娘子 退婚后被大佬亲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