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汉有活爹 > 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

170.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1/2)

目录
好书推荐: 念念不忘,腹黑老公太难缠 我为截教仙 长生万世仙 天元劫·凤神女帝 我家小祖宗今天又傲娇了 情深难负,首席独恋妻 和表姐同居的日子 此情可待 穿越时空只为爱你 巅峰学霸 巫神纪

第170章 (大章)功成身退

北风中,帐篷一地。

对于左贤王来说,有个好消息。

好消息是,雪化了。

还有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从长城到戈壁滩边缘,所有冬季牧场都被霍海给拔了。

总共四万七千人口,已经属于大汉了。

整个漠南,被直接拦腰斩断!

左贤王部,除了进入戈壁大漠北上,再也没有第二条路了。

以前左贤王既可以走漠南西去,也可以北上,但是现在只剩下一条路了,只剩下一条路,就没那么容易跑了。

他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和另外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霍海斩断了漠南时,他才得到了霍海进入漠南的消息,同一时间,霍海打穿漠南的消息是一起来的。

好消息是,霍海要撤军了的消息也是一起来的。

现在大青山呼市往北,一共有四个大据点,四个据点分别有一万人口,还有至少一千汉庭匈奴兵和至少三千汉兵。

根据以往的战斗经验看,一万匈奴人口如果愿意为霍海而战,就能选出四千战士,也就是说一个据点有八千战士。

如果要野战,攻打五千匈奴兵,左贤王需要派遣八千匈奴兵才行。

如果要攻打三千汉兵,那需要至少也是八千匈奴兵。

也就是要一万六。

但问题是,与消息同时来的,还有一个魔幻的消息,大汉搞出了一种能把土变成石头的技术,现在四个据点本身就有的四个小城堡,周围被做成了类似于长城以南的关隘一样的城市据点!

这意味着,攻打一个据点,需要至少三万人!

这意味着……此路不通。

很简单的道理,左贤王一共就只有二十多万人口,其中可以拎出来作战的,是百分之三十五,就是八万左右。

如果要从漠南逃命,不可能让漠南狭长的地带上有大汉的据点,因为老弱病残经过的时候会被偷袭,牛羊经过时如果被偷袭,直接就是前军全部饿死。

所以,左贤王要想过去,就要把四个据点一起拔了。

拔除一个据点需要三万人,就算算紧一点,两万五,四个据点都需要十万人。

左贤王一共才八万战士。而且是极限情况下可以动用八万战士,但凡死个几千,马上就能崩。

这种局面下,根本不可能通过漠南了。

这个里面最大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霍海刚打下这些匈奴人,匈奴人为什么会听霍海号令的问题。

但是现在对于左贤王来说,他完全不怀疑这个问题。

因为两个消息也同时送到了他的穹庐里。

消息一,左贤王自己派去这些部落镇守的儿子,亲戚,全被抓起来杀了,不是汉军动的手,是匈奴降将和降兵动的手。

消息二,霍海给每个匈奴部落都承诺,没有疾病的成年匈奴男性,人人都会得到一份月薪五百大钱的工作,没有疾病且家里没有成年男性的女性会得到一份至少三百大钱月薪的额工作。家里没有成年壮年男女的家庭,将会得到大汉朝廷每个月一百大钱的补助。

左贤王都怀疑自己耳朵坏掉了。

这他妈不是送钱吗?!

草原不是长安!草原上羊才特么二百多大钱一头!

五百大钱?意思一个普通骑奴,能拥有购买两头羊的月薪?

就算草原不产粮食,但草原也是有粮食的,而且价格不比长安贵,这个工资,一个成年骑奴,都可以养活八口之家了。

要知道目前骑奴在匈奴贵族麾下,既没资格吃肉也没资格吃谷物,而是靠奶制品和其他低等级杂粮过日子的。

霍海宣布的事情,在整个部落里引起了多大的震荡,远隔千里的左贤王都能想象得到。

左贤王知道,有第二个消息保底,早就受够了欺压的那些贱人骑奴们杀死自己的儿子也是可以想象的。

而因为杀了自己的儿子,这些人再也不可能被自己接纳,自己无论怎么承诺他们都不会相信的,所以他们已经铁反了。

什么?你说霍海一路征服过去,杀的部落战士,他们的亲密战友和邻居?

他阻碍伟大的大汉将军来拯救我们,简直是该死啊!

的确,因为每年冬天都需要搬家的缘故,所以匈奴每个部落内部惊人的团结。

但是,因为每年冬天都要冷死饿死,所以匈奴每个人都对食物有着惊人的忠诚。

别说五百大钱,要是有人在草原上给每个人发一百五大钱一个月,他都会被推举为单于。

现在有人给所有人发五百大钱!他他妈就是祁连爷派到凡间的使者啊!

什么,你说是大汉皇帝派他来的?那大汉皇帝不就是特么的祁连爷么!

左贤王根本没有任何功夫去管霍海。

左贤王只有两个工作要做。

第一派遣自己的心腹,立刻赶往靠南边的所有部落。但凡有人在部落中传递五百大钱的故事,就地砍了,直接挂起来鞭尸。

第二,雪已经化了,立刻从小部落聚拢成大部落形态。

雪刚化,小部落不一定愿意这么快搬,不愿意搬的部落,砍杀几个,全族祭天,这样的话,其他人就愿意搬了。

只有干完这两步,局势才稳定,左贤王才有功夫去对付霍去病。

等解决了霍去病,再转头去解决漠南也不是问题。

因为没有追兵,四个据点就不足为虑了。

因为没有追兵,自己就不用跑。

不用跑,就可以大军去秦长城。

只要把大青山占下来,得不到粮食补给的四个据点的人就必须出据点。

出据点就是野战。

野战就不需要十万人了,只需要五万人,就能把他们杀光。

这就是计划。

而此时,霍海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计划。

彭衣兴奋的细数着最近的新发现。

开刀接骨手术,做了八十多台!破膛接肠子手术居然都有一例保住命的!

输血手术,彭衣发现,人和其他动物的血是不一样的,进而又发现似乎人内部也有好几种不一样的血,而大汉人和匈奴人的血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内容都一样。

这些都是最先进的知识,可以拿回去继续研究的。

此外彭衣还发现,目前研究院研究了好几种不同的有杀毒功效的东西,其中两种拥有手术消毒的效果,做完手术后能降低感染率。

这两种东西也能在感染后遏制感染。

其中一种是高度酒精,另外一种是石碳酸。

其实彭衣从长安带来了三十多种不同的东西,在研究院里面搞出了很多东西都有杀死霉菌的能力,但是,能用在活物身上的很少,也不知道哪些能用在人体表面。

所以这些东西都被彭衣带来用了。

其中一种,是煤焦油里提取的。

当初发现了低温蒸馏和高温蒸馏能从煤焦油里面提取出不同的东西后,这项技术可不只是被用来在石油里提取煤油。

而是继续对石油,煤焦油,木焦油等东西进行了各种不同形态的提取。

包括高温蒸馏,低温蒸馏,高温蒸馏后低温蒸馏,高温蒸馏后冷凝然后低温蒸馏,高温蒸馏后冷凝然后高温蒸馏,低温蒸馏后冷凝,低温蒸馏后减压然后冷凝……

无数种方法,反正就是排列组合。

反正那么多工匠加入了研究院,杨连成就想知道煤炭和石油里面到底能搞出多少种性质不一样的东西,就疯狂的做实验。

最终提取了一种可以有效的杀死细菌的东西。但是直接对活物使用有很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

现在实验得出结论它用来给手术设备杀毒,作用比蒸煮法,火烤法靠谱不知道多少倍。

而这种东西被取名为石碳酸。

霍海想了好久都不知道这玩意儿是什么,最后霍海猛然醒悟,这怕不是苯酚吧!

霍海其实对化工也不是很懂,自从科学院那边都开始在石油和煤焦油里研究后,霍海就无能为力了。

这就显示出霍海知识的缺陷了。

天天看短视频,是知识面广,什么都知道点,但是稍微深入点,专业点的东西,那就要看趣味性了。

有趣的,还能知道点,无趣的知识,那是一点都不知道。

苯酚这种知识属于化学,是霍海前世读书时最讨厌的东西,能记住苯酚煤油什么的,那都是成年后看短视频稍微记了点,要让霍海以学生时代的知识去搞,那大汉的化工业就完犊子了。

现在要回去了,彭衣居然还有点不舍得。

因为回去后,就没有人体能拿来做试验了。

现在在匈奴,又是战争状态,很多伤员不治疗就得死,所以彭衣可以毫无顾忌的做实验。

如果回了长安,哪怕也是匈奴人,医死一个,人家得翻脸的。

战争状态的确很适合医生做实验,所以彭衣有点不想走了。

哪怕回去长安能封侯,毕竟他抓了韩王,但他不想走了。

霍海却一定要让他回去,是,研究是重要,但是把已经证实的知识传递给其他研究人员,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战争以后一直会有。

彭衣:“以后的战争很难有这么大的伤亡了,未来的敌人肯定是望风而逃。”

霍海:“不要急,以后有人给你做实验,你也知道,匈奴人和我们是一样的人,做实验也不人道,总不能为了你做实验,我们专门把对方多伤百十来个吧?”

彭衣挠头:“既然这种实验不太好,那未来哪有人给我做实验?”

霍海:“东海往外有个岛,有个地方的人,身体结构和我们一样,但是他们有人的身体没有人的魂,未来我安排你去那儿。”

彭衣只能收拾起来跟霍海走了。

霍海现在对整个草原据点安排已经完成了。

首先,本来霍海的重点是建设据点,但是实际操作下来,霍海的重点变成了让赵信纳投名状,还有分解赵信的势力。

因为,不是绝对的忠诚,就是绝对的不忠诚。

这句话的政治意味,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懂的,但是对于霍海来说却是一种本能。

政治,有两种理解方式,可以理解为一种博弈,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拉锯。

无论是哪一种,政治是需要时间去进步的,去积累经验的。

对于目前的时代来说,秦始皇的手段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所以,诞生出了郡县分封同时存在的局面。

而汉武帝,推动郡县吞并分封,实际上是在帮助更多的人有资格进入这间名为政治的房子里。

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的延续,还有一种思维,那就是天下人达成了共识,共识就是有一个共主。

但思潮是免不了变化的。

按照历史的波动,到了西汉末年出现了整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实验。

那就是,明明天下人还过得下去日子,却突然思潮转变,认为天命除了刘家能有别的人家里也可能有。

于是出现了王莽。

王莽的失败让天下人转变了思路。

既然别的姓当不了皇帝,那就做门阀。

三国时代,直接让门阀和普通人分了家。

到了魏晋南北朝,出现,政治的定义都变了,按道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但是南北朝人们在实验另一种可能‘别逼逼了,直接打吧’。

最终,证明了这种思路是错误的。

到了李世民时代,世人都以为李世民是七世纪最能打的男人,其实不是,倒不是说他不能打,而是说他根本不是在打。

李世民已经又回归了王道,用政治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战争。

李世民意识到了一件事情,战争不是目的,战争是手段,自己的目的应该是灭掉敌人的势力。

所以,李世民开发出了各种组合技,灭掉了一个个的敌人,而战争在他手中是最锋利的一个技能。

因为领先时代的思维模式,所以李世民举世无敌。

而后,后面的聪明人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武则天就迅速把这个东西玩儿到了巅峰。

历史总是在左右摇摆中前进的,经过了武则天之后,大家猛然意识到,这东西是好,但是不能乱用,否则天下崩塌。

于是后世人一直在修正。

但这些人还是一直在学李世民学武则天。

到了五代十国,大家猛然发现了政治的根本。

人家李世民是为了青史留名不被骂太惨,才铺垫那么多,要不然人家早就直接逼宫了,人家是历史顶级选手为了史书上好看点才多废了五年,我什么东西我跟他学?

李世民是为了让唐不要重演南北朝旧事,才铺垫那么久。

我就单纯想要当皇帝,我他妈管什么天下未来如何,我死之后管它洪水滔天?

于是,他们更直接了,兵变一直不停。

到了赵匡胤,他发现这一切不能继续下去了。就好像当初李世民理解到不能让南北朝继续了。

所以,历史上才有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说法。

不是因为他们的文治武功,而是因为他们的政治能力,各自代表了一个时代,到他们为止,总结前人,往上进步一个台阶。

所以后世人讨论文治武功,总觉得赵匡胤这个菜狗名字怎么能跟着唐宗后面?其实那是因为评价他们的人根本不是评价的文治武功,而是别的东西,真正走这条路的人才知道他们的厉害。

在‘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之时,后面的聪明人才知道更厉害的手段是什么。

历史以来,所有的分分合合,其实是思潮的变化,只有政治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否则一切都是白搭,因为天下终将在同一个水平的无数个幕后黑手的撕扯下撕裂。

历史以来,所有最厉害最聪明的人都在重复一句话‘我想进步’。

有些人想要进步到当代第一,有些人想要进步到青史留名,有些人想要进步到……历史第一,至少是历史到目前为止的第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锦衣卿相 嫡女毒妃 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我的女友重生了 小公主又帮母妃争宠了 重生七零锦绣年华 穿书后我养了偏执男主 大佬,出门记得装不熟 侯爷的旺夫娘子 退婚后被大佬亲哭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