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2/2)
不多时便颁下军令。
“传令各部,收拾行装,早饭过后,立即拔营,咱们回榆次去。”
于坚城之下,撤兵而走,无疑是最危险的事情赵石一直在等没有这场大火,也许就要等到冬天第一场大雪来临之际,便要拔营而起,退兵回汾州,那个时候,天气严寒,对秦军不利,但对于追兵来说定然也不好过。
可以想见的,退兵之路将艰难无比,两军廖战,结果很可能就是两败俱伤,到了那时五万秦川儿郎,近十万河中子弟,能安然回到汾州的,会是多少,便是赵石自己,也是没底更可怕的是,北地严寒,又有大雪封途非战斗减员,才将是士卒折损的最大原因一旦支撑不住,被金兵冲开阵列,也许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不管是真是假,便也给了他选择的机会,而他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在此时退兵,因为只有如此,杜山虎,张锋聚两部才能及时于大军会和,只有如此,木华黎,王胜保两部才会少些凶险。首发
而没有大雪的干系,这一场提前到来的决战也许将更加ji烈,也将更加的残酷。
赵石没有料错
早饭过后,早已准备停当的秦军立即拔营而起,一万河中新军护卫*重营以及丁壮先行,接着便是大军中军,胡离率五千猛虎武胜军士卒以及稻重营一部留守大营,为大军断后。
实际上,这个时候别看大军纷饶,阵列严整,兵甲齐备,其实则不然,此时大军当中,猛虎武胜军精锐已经只剩下一万五千人上下,这还要算上稻重营所属工匠,兵役等,其余则皆为河中新募之军,足有近七万人上下,而剩下的,便都是征募之丁壮了,除了赵石亲卫之外,再没有任何骑军随行
这么算下来,赵石麾下大军,自北渡以来,实际上已经到了最虚弱的一刻。
赵石自然明白这一点,所以大军撤兵而走,却不敢急行,只缓缓向南退却,这样的行军速度,早晚必被金兵追及,于太原金兵一战,已是不可避免。
最糟糕的是,金兵的反应迅速之极,太原城内大火依旧,但杂胡营,虎卫军,宇德军等几部早已驻扎于太原城外的大军立即便动了,纷纷向城南方向汇聚而来。首发
太原城自从秦军到来,就从未开过的城门也在此时打开,一队队士卒从城门中涌出,迅速在城下布开阵列,不到一个时辰,数万人马便已严阵以待。…, 二秒记住:bokon.net ?博看为您首发,.5564084,帮忙推荐给你的好友,.7086856,免费注册会员看书积分还有奖呢,马上,.1827012上一页1☆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