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境界(1/2)
可如今……
随着吕洞宾的话语传开,百姓们这才知晓,所谓的农作神物,并非来自李唐皇室,也并非唐皇得天所授,而是从车迟求来,却欺世盗名地传播开来。
这种说法一经传播,自然激起百姓们的满腔怨气。
“明明是来自车迟的神物,却增了这么多的赋税!”
“听说,车迟的赋税,百中才加一!”
“什么百中加一,听说车迟根本就不收农税!”
“什么?不受农税?那车迟国家如何维持运转?”
“这你就不懂了!车迟不仅不收农税,还主动分发土地,鼓励百姓种植,甚至高价回购粮食!”
“这是为何?”
“这乃是因为车迟的‘大同理念’。”
“大同理念?快和我们说说!”
在这种情况下,大同社悄然行动,借着车迟的名头,进一步宣传大同社的理念。
车迟距离大唐,直线距离都有几万里,凡人一生都难以到达,那些传播者又是如何得知这些情况的呢?
实际上,这些关于车迟的信息,皆是方翰传播的。
方翰这位穿越者,将现代的景象与理念,都披上了车迟的外衣,借此传播自己大同社人人平等的理念。
这一举动虽是误打误撞,却也恰好宣扬了车迟的名声。而且,如今的车迟,的确达到了这般境地。
陈茂生站在自家后院,独自一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想到了吕洞宾那一番作为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毫无疑问,这些反应对大唐、对李世民而言,绝非好事。
但反过来,对他们大同社来说,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正好能让他们趁着这段时间发展壮大。
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李唐皇室自顾不暇,根本无暇顾及他们。
正当陈茂生如此思索之时,忽然有伙计前来汇报。
“少爷,外面有个道人要见您。”
“他自称是少爷师门长辈。”
“师门长辈?”陈茂生满心疑惑,随即让伙计将那道人迎入。
很快,陈茂生便见到了那位道人。
“袁师叔?”陈茂生一眼便认出了对方,正是如今大唐的钦天监袁天罡。
同时,袁天罡也是自己师父李淳风的挚友,他们二人合作推演出了《推背图》,名垂千古。
李淳风昔日曾带着陈茂生去见袁天罡,并叮嘱他若有事情,可向袁天罡求助。
“袁师叔因何而来?”陈茂生意识到,在这个时间点,袁天罡来找自己,必定是有要事。
果不其然,袁天罡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
“找师父?找不到师父就来找我?”
“找我有什么用?我倒是认识那吕洞宾,可人家根本不认识我啊!”
陈茂生挠挠头,当即拒绝道:“至于面见唐皇,还是算了,我也无能为力。”
陈茂生心中稍有些心虚,他如今所做之事,可是意图颠覆大唐。
这种情况下,怎能随意见李世民呢。
袁天罡微微点头,明白了陈茂生的意思,还告知陈茂生不必担忧,他不会透露陈茂生的身份。
没过多久,陈茂生送袁天罡离开。
刚刚送走袁天罡,陈茂生正欲转身回屋,忽然瞧见街边有个少年道人,正望着自己。
那道人风采卓然,可旁人却仿佛都未曾注意到他。陈茂生瞪大了双眼,满脸皆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吕、吕、吕洞宾?”他望着眼前那位少年道人,声音都因吃惊而微微颤抖。
眼前的少年道人,看起来不过比他大上几岁而已。此刻,他静静地站在人群之中,周身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可周围的人却好似对他视而不见。
然而,陈茂生却看得真真切切。他不仅看清了道人的模样,还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自己。
与此同时,他也认出了这位道人的身份——正是前不久,乘着巨龙翱翔于皇宫之上,声音响彻整个长安城的军迟大国师之徒吕洞尾!
对于陈茂生而言,“吕洞宾”这个名字,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在道门的传说中,吕洞宾可是八仙之首,被尊称为纯阳仙人,在道门之中开创了一派,成为了祖师级别的人物。更有传言说,他是剑仙之祖,正是他开创了剑仙一脉,让无数修道之人趋之若鹜。
此时,陈茂生的心中不禁涌起了一个大大的疑问:“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就在他满心疑惑之时,只见吕洞宾迈开步伐,朝着他缓缓走来。明明两人之间还隔着一段距离,可吕洞宾只是轻轻一步,便瞬间来到了他的跟前,仿佛中间的那段距离,都被他这一步给“化”去了。
“缩地成寸?”陈茂生心中一惊,这看似随意的一步,却让他深刻地意识到,如今的吕洞宾,其道术法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吕洞宾来到陈茂生面前,目光平静地看着他,缓缓说道:“看来,你也是一位轮回者。”
“嗯???”陈茂生的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震惊得无以复加。“轮回者?这是什么意思?我不是,我不知道啊!”
其实,“轮回者”这个概念,陈茂生自然是知晓的,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如此吃惊,才会下意识地心虚否认。
吕洞宾看着陈茂生,面色依旧平和,耐心地解释道:“轮回者,即入轮回而不坠其中之人。虽历经轮回,却能得以保存记忆与天赋。”
说完,吕洞宾再次看向陈茂生,问道:“难道,你不是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