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八十一章 辗转千万里,一朝定戎机5

第八十一章 辗转千万里,一朝定戎机5(2/2)

目录
好书推荐: 橙黄橘绿时(校园,1v1) 遭殃(1v1,校园h) 情债(nph) 去见风 (黑道强制爱 1v1) 我的极品美女校长 洞庭春(兄妹 高H 1V1) 非你不可(校园糙汉h) 雪色如何,但问取、庭前柳(养父女 古言) 檐下雀(舅舅x侄女) 我的系统异能

虽然前者也是为了纾解…自己因嫉妒依嘉娜丽青春逼人而产生的1些小小情绪。

但无论如何,卞夫人不愧为赵旻的贤内助。

包括伏寿在内,赵旻的1众宝宝都不可能如此做…

伏寿的控制欲太强,此情此景若换成伏寿…

其人1定会给依嘉娜丽1个下马威、以彰显自己的无上权威。

卞夫人含笑还礼、上前执起依嘉娜丽的柔荑。

“恰德阿妹勿多礼,请随妾来。”

于是乎,1熟妇、1少女执手联袂离去,独留苟哥1人凌乱。

如是般,除苟哥颇有些遗憾外,卞夫人和依嘉娜丽的初次见面,绝对称得上愉快。

1夜过后,大军再次开拔。

当启程后,苟哥才悲哀地发现,那软甜可人又多情的胡人妹子,被卞夫人无情霸占了。

思及这两位老婆…1个是要养活两大家子人、无数孤儿寡母的小寡妇,另1个是背井离乡、远嫁万里的可怜妹子…

但话说回来,守着如此动人的娇甜妹子,只能看却不能吃,苟哥的郁闷可想而知。

苟哥叹了口气,化激愤为力量,用力1抖马缰、疾驰而去。

众人1路晓行夜宿,3日后巳时(十点),便再次抵达地广人稀的车师后国王城。

车师后国王城…

说是王城,实则与谯县曹家、夏侯家合建的坞堡大小相当,防御力或许还有所不及。

赵旻无语地打量着这“王城”,心中疯狂吐槽。

如此“王城”,给老子1千精锐,最多半个时辰便可破之!

亏老子为攻略西域准备大半年,结果…就这?

其实…

这也是李唐铁骑纵横西域无敌手的重要原因之1。

赵旻心中吐槽间,艾力麦提便匆匆而至、拜倒顿首。

【作者题外话】: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虽然郭氏叔父郭立、从父郭芝在明帝朝已经进入中枢,但结合郭满、郭宪、郭脩等人的相关记载,可知这1宗族真正得到平反,不会早于正始年间(240-249)。

至于西平郭氏作为叛臣宗族,彼时能够平反的核心原因,实在于齐王幼弱,郭氏得以凭借皇太后之尊临朝预政之缘故。

那么问题来了,郭氏这个罪人,在魏晋嬗代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郭氏虽为明帝遗孀,但从《魏书》的相关记载来看,她的政治立场距离曹魏较疏离,距离司马氏反而较亲近。

从历史因素上说,这可能与她出身魏之罪臣宗族有关;

从现实因素上说,这可能与西平郭氏联姻河内司马师有关。

按《晋诸公赞》,至晚在魏嘉平年间(249-254),郭太后1族便彻底倒向了司马氏。郭后的从弟郭德(出继甄氏,亦称甄德)娶司马师之女为妻;

郭德丧偶之后,又娶司马昭之女为妻,是以两家“频繁为婚”,姻亲肺腑,休戚与共。

在废黜曹芳的诏书中,郭建、郭芝的名讳均有出现(见《齐王纪》引王沈《魏书》),这1宗族的政治立场显见。

(郭)德字彦孙。司马景王(司马师)辅政,以女妻德。妻早亡,文王(司马昭)复以女继室,即京兆长公主。景、文2王欲自结于郭后,是以频繁为婚。--《晋诸公赞》

(明帝)以夫人郭氏从弟(郭)德为之后,承甄氏姓,封德为平原侯。--《魏书文昭皇后传》

在此背景下,郭后虽然辅佐“3主”(曹芳、曹髦、曹奂),但她在临朝期间几乎没有发挥过任何正面作用。

这罪人反而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屡屡充当司马氏的内援,最终倾覆魏室。

(1)齐王世

正始十年(249),司马懿趁曹芳拜谒高平陵的契机,在洛阳城内发动政变。

这就是“正始之变”。

彼时“宣王奏免曹爽,皇太后诏召(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可知郭氏为政变集团提供了太后诏令,因此司马懿的兵变才能具备正当性。

太傅司马宣王奏免曹爽,皇太后诏召柔假节行大将军事,据爽营。--《魏书高柔传》

嘉平3年(251)司马懿死,子师继其业。

6年(254),曹芳谋废司马师,事泄,司马师遂“承皇太后令”,召群臣废帝。

郭元后此刻没有据理力争,反而顺承司马氏,污蔑曹芳“耽淫内宠,沈(沉)漫女德,日延倡优,纵其丑谑”,曹芳遂废。

是日,景王(司马师)承皇太后令,诏公卿中朝大臣会议(废帝),群臣失色。--王沈《魏书》

甲戌,(郭)太后令曰:“皇帝(曹)芳春秋已长,不亲万机,耽淫内宠……不可以承天绪,奉宗庙……遣芳归藩于齐,以避皇位。”--《魏书齐王纪》

曹芳退位时,前往逼宫者,乃是郭后的从父郭芝。

郭芝,如前引述,在明帝世已官至虎贲中郎将,资历甚老;

但他在齐王世却甘当司马氏之爪牙,对待曹芳态度倨傲,言辞汹涌,甚至威胁曹芳母子“但当顺旨,将复何言”,鹰犬嘴脸十足。

(郭)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据。”帝乃起去。太后不悦。芝曰:“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将军意已成,又勒兵于外,以备非常,但当顺旨,将复何言!”--《魏略》

(2)高贵乡公世

曹芳废后,曹髦继统。

曹髦得立,功在郭后,但郭后援立之举却并非为了曹魏社稷,而是自图私欲。

曹芳退位时,司马师最初欲改立曹操庶子曹据(曹冲同母弟),郭后听闻此事,“不悦”,甚至“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

(郭)芝谓帝曰:“大将军欲废陛下,立彭城王(曹)据。”……太后不悦……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说。”--《魏略》

1般读者极易误以为郭后“不悦”,乃是因为她欲护佑曹芳,实际不然。

郭后“不悦”,乃是因为她担心失去权力。

理由显见:

曹据是曹操之子,曹叡之叔父,因此他的辈分比郭太后还要大1辈;

若曹据继位,那么郭后将再无临朝的借口。

(齐)王出(宫)后,景王(司马师)又使使者请玺绶。太后曰:“彭城王(曹据),我之季叔也,今来立,我当何之(即何往)?”--《魏略》

因此,郭后极力鼓动司马师改立曹霖之子曹髦(曹髦年幼,且比郭后小1辈,如此,郭氏便可以继续临朝)。

至于其中原因,也并非是因为曹髦“神明爽俊”,有望振兴魏室,仅是因为曹髦乃是曹丕在世孙辈当中年龄最长者,资历最能服众。

令魏文帝的在世长孙入继大宗,承魏明帝之宗祧,完全可以掩塞众口,令郭后合理合法地继续临朝听政。

(郭)太后曰:“……明皇帝当绝嗣乎?吾以为高贵乡公者,文皇帝之长孙,明皇帝之弟子,于礼,小宗有后大宗之义,其详议之。”--《魏略》

我呸!

罪人该死!

下1章咱们继续说。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青简史记 史上最强驸马爷 最强合成旅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帝国大闲人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民国:王牌飞行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