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农闲发明忙,偷闻佳人香3

第一百一十一章 农闲发明忙,偷闻佳人香3(2/2)

目录
好书推荐: 橙黄橘绿时(校园,1v1) 遭殃(1v1,校园h) 情债(nph) 去见风 (黑道强制爱 1v1) 我的极品美女校长 洞庭春(兄妹 高H 1V1) 非你不可(校园糙汉h) 雪色如何,但问取、庭前柳(养父女 古言) 檐下雀(舅舅x侄女) 我的系统异能

而巧合的是,无论颜良还是赵云,都认识这名曲军侯。

计划在荥阳分道扬镳的颜良、赵云和徐晃,此时仍在并辔而行。

所以,当那曲军侯率1屯部曲疾驰而来时,颜良和赵云2人皆同时1怔。

“阿贲!”

“阿贲!”

颜良和赵云同时喊住那人。

那带回军情的曲军侯,名为赵贲,同样是赵氏子弟兵。

“吁…!”

赵贲利落至极地勒住3匹马,旋即滚鞍下马,分别向颜良、赵云、徐晃3人行礼。

随后,其人自怀中取出厚厚1卷简册,高举过顶,呈向自家2主君赵云。

“2主君,此乃中垒校尉、杨主簿亲笔所书之军情,请2主君过目!”

赵云接过这卷沉甸甸、被汗水浸湿的简册,仔细查验被小心包裹好的泥封后,便迫不及待地将其展开。

赵云匆匆看罢,长长出了口气。

不待颜良发问,赵云便将简册递了过去。

“前将军请看!”

颜良眯起眼匆匆读了1遍后,嘿嘿1乐。

其人卷起简册,嘿嘿笑着看向赵贲。

“阿贲,中垒校尉、杨主簿及你家军司马今何在?”

赵贲抱拳:“回前将军,诸位将军及主簿今皆在平阳屯驻。”

颜良“嗯”了1声后,将简册递向荀攸。

“请公达先生过目。”

荀攸看罢,将简册递给刘晔。

“子扬,你且看1看。”

刘晔看后,将简册递给好奇不已的徐晃。

待5人全部看罢,赵云又将简册还给赵贲。

“阿贲,你速将此军情报于卫将军。”

赵贲抱拳后,接过简册,匆匆向南疾驰而去。

不用赵云开口,荀攸便作揖道:“前将军、右将军、武卫中郎将,某等稍作停留,商议1番如何?”

【作者题外话】:本章要介绍的内容不多。

伏皇后出宫暂住之事,其实在两汉不足为奇。

淤泥也确实是天然的有机肥。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我们从剑说起。

3国志中几乎无法看到短剑应用于实操中。

书中大部分带“剑”的文字,均为“大将军/太尉”剑履上殿,袁绍按剑怒斥董卓,田畴、邓展、曹丕善击剑等等。

由此可见,剑实际已经沦为贵族赏玩之物。

(曹彰)好乘汗马击剑,此1夫之用,何足贵也?--《魏书十9》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也。好读书,善击剑。--《魏书十1》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魏书十2》

再来看投掷武器:手戟、撩戟

代表人物:典韦、太史慈、曹操、刘备、董卓、吕布

手戟、撩戟实际是类似投枪的中距离投掷兵器。

几乎所有的东汉军阀,都有使用手戟的记载。

咱们下1章再重点介绍。

再来看弓弩。

代表人物(正面):董卓、太史慈、吕布;

代表人物(反面):孙坚、张济、张郃。

董卓射术精湛,能左右开弓,臂力惊人;

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魏书6》

太史慈手臂奇长,百步穿杨;

慈长7尺7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吴书4》

吕布有辕门射戟之能,名震天下。

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魏书7》

还有3位反例:

孙坚征讨黄祖,被流矢命中身亡;

(孙)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黄)祖军士所射杀。--《吴书1》

张济(李傕、郭汜的好基友)在南阳劫掠粮食,被刘表军士用硬弩射杀,侄子张绣投降刘表;

(张)济屯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穰,为流矢所中死。--《魏书8》

张郃在木门道惨遭诸葛亮埋伏,被1箭命中右膝,伤口感染而亡。

(张)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魏书十7》

综上,环首刀、马槊、撩戟、弓弩等即汉末3国兵器的典型代表。

目前3国题材影视作品中、广泛传播的兵器形制,往往严重失真。

1种是以元末明初的《3国演义》为蓝本。

当中充斥着大量历朝历代混杂流传的“小说情结”和“武侠思维”,类似青龙刀,丈8/铁戟蛇矛,龙胆枪,方天戟1类的怪异兵器层出不穷,几乎到了神魔乱舞的境界。

还有1种是以1994版《3国演义》为蓝本。

94版3国以通俗话本小说为原型,对史实情节的还原自然不能苛求;

但是其服装道具也不尽如人意。

虽然94版深衣、袍服、各种冠冕都完美秒杀10版。

因为94版3国的不少服装道具,实际是从日本借的。

当时日本拍过1部关于中国北宋和西夏的史诗电影,叫《敦煌》,里面的服装道具是参考宋代《武经总要》所制成。

所以就出现了今天老3国连续剧中汉末斗将们,身披辽、宋盔甲甚至日本大铠,观众朋友甚至可以看到老3国的周瑜(洪宇宙老师的演技确实赞,给满分,但咱们只论服饰道具),肩披日式“阵羽织”,头盔上竟然还有“锹形前立”和“吹返”。

好吧,吹返是源于我国没错,但那是隋唐…

更不用提光荣3国志游戏里面那些穿越型立绘了。

10版《3国》服化道甚至还不如经费严重不足、科技落后的94版。

剧中,云某干脆直接看到了明光铠制式的铠甲…

《赤壁》的服装道具和美术水准,是目前3国类电影中的巅峰,没有之1。

剧组云集了史学和考古专家,几乎所有道具均参考两汉文物进行还原和再创作。不过其道具设计思路略偏向西汉,但瑕不掩瑜。

汉末3国(189-220)处在两汉向魏晋过渡阶段,常见的甲胄形制其实相当有限。

西汉常见者,有襦甲、裲裆甲、玄甲。

注意:1说“裲裆甲”流行于3国魏晋时代,仅供参考。

今晚仍有酒局,存稿已写完,但作者的话尚未整理。

11点之前,云某保证上传。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民国:王牌飞行员 帝国大闲人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