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第211章(1/2)
第211章
“别低头了,装死有用吗?”
“你凭心而论,我还不够宽容你吗?我有主动去找你麻烦吗?你说你自己这不是送上门儿来了吗?”
甄杰诚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令吃瓜群众们不由的回忆起了先前课堂上的“武评”与“文评”画面:笑的越是开心,点评便越是恶毒。
偏偏除了“踏马的”以外,不带任何脏字儿。
可论及杀伤力,整个北影内怕是唯有大爷的傻鸟才能勉强与之比肩。
于是不由的打了个冷颤!
完了,甭管这货因为啥得罪了学长,这节课我们肯定是要被株连了!
就是不知道是哪个倒霉蛋幸运的中奖。
“来来来,上来呀!”
“你泄密有功,我得给你个赏。”
“当时在《不能说的秘密》片场,我就提议给你拍扭大腚的mv。正好,现在兹当是预演了!”
《不能说的秘密》一说出,教室一片惊呼。
“捷仑?”
“捷仑!”
口罩再也没办法提供伪装,一对儿单眼皮成了标志性辨识物。
见状,捷仑不得不站起身,摘掉口罩,
“嗨,大家好,我是周”
“周什么周,让你自我介绍了吗?”
甄杰诚打断了捷仑的话,冷着脸环视一圈,
“这里是菜市场吗?”
“还是你们家炕头儿?”
“喜欢说话是吧?很好,当代大学生就应该如此活力四射嘛!而作为表演系的各位天之骄子们,就应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时刻不忘练习台词基本功嘛!”
“放心,接下来会给你们机会的!”
话音落地,教室已然安静至好似能听的到回音。
见状,甄杰诚朝捷仑招招手,
“还愣着做什么?上来。”
“走几步!”
“哎~对咯,就应该大大方方的嘛,扭扭捏捏算什么?”
甄杰诚咧着嘴,指挥着身体略显僵硬,手脚甚至有点儿不听使唤的捷仑。
“走个虎虎生风!”
“走个默默无闻!”
“走个愤愤不平!”
“再走个恋恋难舍!”
“啪啪啪~”
鼓起响亮的掌声,然后竖起大拇指,
“走的好呀,捷仑!”
“瞧这腚扭的,就是塌了点儿,不够饱满。”
“瞧这胯甩的,就是窄了点儿,没有肩膀宽。”
“四个词!四个不同的心情,被你浓缩为最朴实的步形,想必这就是大道至简,精华之极吧?”
“恭喜恭喜,作为错误的典型,你演示的实在是太踏马正确了。”
几乎没有停顿,滔滔不绝仍在持续。
“等等,你不会是想说:你是歌手,不会这些很正常吧?”
“但我寻思着,你不是已经端了这碗饭了吗?”
“等等,你不会是想说:你刚入行,还没经过系统性学习吧?”
“不行,待会儿我就给一某师兄打电话,我得好好问问他,在《黄金甲》的片场到底有没”
“等一下!”捷仑实在是忍不住了,苦着脸,“我没想说,不不不,我是压根儿什么都没想!”
“什么?你连想都不想?”甄杰诚瞪大眼睛,“脑子不用,你打算留着当遗产吗?”
捷仑:ヽ(ー`)
杨蜜忙不迭的拿出手机开始录音。
自打从程坤那里得到秘籍后,杨蜜虽然用的不多,但在补丁更新上,出了不少力。
现如今,该秘籍早已告别了邓朝作为发起人的时代。
扩大化,规模化,形成以黄小明为中转纽带的产业链,不断丰富内容并进行整理,定期输送最新版本至各个终端。
于是望向捷仑的眼神不再仅仅只是同情,反而有种“不够,继续”的期待感。
“唉,苦一苦jay哥好了。”
“反正骂名不用我来背!”
而捷仑也没有让她失望,激发出甄杰诚越来越多的暖心话语。
小嘴儿跟抹了开塞露似的,喷个不停。
“台歩,最最基础的内容。”
“我不指望你们能达到隔壁的优秀标准,即:将情绪融入到台歩中。”
“但如果接古装戏时演的不是个该溜子,却全程走的像个该溜子。记得千万藏好北影学生的身份,别人要是询问,就回答学历是胎教。”
“否则传到我耳朵里了,别怪我去表演系拉横幅送锦旗。”
甄杰诚先是瞪了捷仑一眼,随后笑容满面看向所有人,
“你们肯定不会想知道横幅和锦旗上的内容的!”
说着,指了指杨蜜,
“杨蜜,去隔壁搬一把椅子过来。”
“毕竟捷仑远来是客,作为主人怎么能不热情招待呢?听课嘛,当然是坐的越近听的越清楚,还有什么位置比讲台更好的呢?”
“咱们可不能让捷仑回去后接受采访时,吐槽咱们本地人没有礼貌。”
“捷仑,你说对吧?”
“emmm,你说什么都对!”捷仑想也不想,脱口而出。
来都来了,坐哪儿不是坐?
谁让自己嘴巴不严实呢?轻易就被张导套出话呢?
想着,捷仑愈发放松。
接过杨蜜搬来的椅子后径直坐下。
数万人的演唱会都经常开,区区一百多视线聚焦算个啥?
反正接下来该换别人挨骂了,兹当是边听课边看戏了。
考虑到甄杰诚这张嘴属实极品,安个“稀有动物”的头衔绝不为过。去动物园还要买票呢,这儿不仅免费,还顶级vip席位,上哪儿找这好事儿去?
思及此处,捷仑扬起嘴角。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描述的不正是此情此景吗?
你让我当猴儿,我看你是猴儿。
江导说的对:公平!公平!还是踏马的公平!
从台歩到台词。
内容早就与《影视剧本分析》无关。
不过没人会提出异议,坐在后边儿的崔新琴教授更是给甄杰诚竖起大拇指,示意加大力度。
作为表演系资历最深的老师,崔新琴早就对如今的教学氛围不满了。无奈校风就是如此,大环境与市场也在渗透。
就连隔壁中戏都开始逐渐放宽学生请假接戏的规章制度,更别说是北影了。
搞的学校跟表演培训班似的,这几年好苗子越来越少的同时,培养合格率也越来越低。王志闻练习台词的事迹在课堂上被提及的频率日益增高,可却怎么也见不到下一个王志闻。
“刚刚见大家在课堂上不忘练习台词,我很感动。”
“所以现在我给你们机会去展示!”
“话剧《哗变》都很熟悉吧?崔老师可就在后边儿坐着呢,如果你们谁说不熟悉,可以当面和崔老师对质。”
“我也不要求你们完整的演绎出朱旭老师的七分钟独白,随便说上一段儿即可!”
“谁先来呢?”甄杰诚抬起头,目光落到哪里,哪里便是躲闪。
“不要谦虚嘛!就没有踊跃报名的?”
“既然如此,那我可就”
“我来!”杨蜜举手示意,“老师,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